《梁书》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卷二·本纪第二·武帝中 卷三·本纪第三·武帝下 卷四·本纪第四·简文帝 卷五·本纪第五·元帝 卷六·本纪第六·敬帝 卷七·列传第一·太祖张皇后等 卷八·列传第二·昭明太子等 卷九·列传第三·王茂等 卷十·列传第四·萧颖达等 卷十一·列传第五·张弘策等 卷十二·列传第六·柳惔弟忱等 卷十三·列传第七·范云等 卷十四·列传第八·江淹等 卷十五·列传第九·谢朏等 卷十六·列传第十·王亮等 卷十七·列传第十一·王珍国等 卷十八·列传第十二·张惠绍等 卷十九·列传第十三·宗刔 刘坦等 卷二十·列传第十四·刘季连等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王瞻等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六·太祖五王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萧景弟昌等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九·周舍等 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范岫等 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陆倕等 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裴邃等 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高祖三王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裴子野等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袁等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陈庆之等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王僧孺等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八·张缅等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九·萧子恪等 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孔休源等 卷三十七·列传第三十一·谢举等 卷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二·朱异等 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元法僧等 卷四十·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褧等 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五·王规等 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六·臧盾〔弟厥〕等 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七·韦粲等 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八·太宗十一王等 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九·王僧辩 卷四十六·列传第四十·胡僧祐等 卷四十七·列传第四十一·孝行 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三·文学上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文学下 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处士 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六·止足等 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七·良吏等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诸夷等 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九·豫章王综等 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侯景 附录·梁书序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齐、梁、陈、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