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清代 易顺鼎

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南苑

玄烨

十里郊南路,红门启上林。岁时蒐狩礼,畎亩豫游心。羽仗连花影,帷宫接柳阴。凤城回首望,缥缈五云深。

全祖望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我尤念公子,谁酹未招魂。

弘历

中唐有薝卜,因风送芬远。所迟遥未归,持此共谁遣。折荣拟寄将,芳歇英亦损。山川每多阻,时节忽易晚。

林旭

循例作诗三月尽,眼遭飘落太惊心。拆成片片思全盛,缀得疏疏祝久禁。肯记帽檐曾竞戴,无情屐齿便相侵。冬郎谩把伤春酒,早日池塘已绿阴。

林占梅

骇浪横吞兮片板况,飓风怒掣兮孤舟覆。余家有子聪明郎,货殖经营往彰鹿。传来死信到家乡,母痛娇儿彻夜哭。血泪流残竟失明,时时首向衾中缩。井泉漱口舐昏眸,岩电光瞳开曤目。襁褓于归姑是亲,孩提为媳夫同鞠。望门寡妇直比儿,织席樵苏甘婢仆。哀啼恐...

林占梅

园花争媚陌花芳,小景烟霞趣亦长。一道清幽门外水,中央丛竹是山庄。

弘历

洛阳上东门,门外连北邙。阴风一何凄,柏廷夏亦凉。富贵及贫贱,总归埋恨场。黄垆即厚夜,潜寤浩劫长。纩息龙失翰,衡轻兰歇芳。虚名付史策,真伪已莫详。寥寥读史者,又谁别臭香。水碧率误人,蓬海浩茫茫。何如悟达生,随时爱景光。

全祖望

奠夫不作无休死,试问遗书半不存。倘许凿楹无恙在,定留贞孝涕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