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

清代 全祖望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童心太古玄又玄,黝墨馀波四壁淋。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兼车十笏贡南金。歙溪石液愁竭泽,黄山松鬣嗟焚林。方程夜共山鬼泣,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通人好事成奇癖,而今但有荒邱岑。竹耶墨耶双消沉,我过始宁泪满襟。昨宵山房看新月,庖羲一丸正在参。危坡绝顶更如砥,古墙八面都成阴。龙飞凤舞远峰至,苍茫茸薄传寒砧。酒阑为话平泉旧,主人不觉怀古深。顿拟高置此君座,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研田残膏足挹注,黑云垂天清不淫。更须我撰火招词,追招尚书听素琴。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老蟾漆黑空萧森。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听鹂馆

弘历

何必双柑斗酒,亦有精舍竹林。几啭栗留窗外,仲若先获我心。
戒严

林占梅

誓众登陴气若虹,腰间宝剑玉珑璁。戒严已赖成城志,禦敌还凭背水功。慷慨请缨差可拟,笑谈挥羽敢从同。王师指日从天降,会见奇勋著海东。

全祖望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

朱景英

萸洒停觞菊未开,西风节候罢登台。殊乡忍作龙山会,故事凭增虎阜哀。孟博传中存梗概,要离冢畔满蒿莱。无端吊古逢今日,一曲令人首重回。

林朝崧

山拥楼前后,水随山短长。水声疑急雨,日色易斜阳。入浴灵泉煖,踏歌瑶草芳。烟云足供养,吾欲住仙乡。

纳兰性德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弘历

灌木不论名字,古干各具精神。几经春风秋月,适逢美景良辰。千载以来伯仲,百尺之上轮囷。偶坐爱斯嘉荫,缅怀植者何人。
柳山

朱筠

隐士名全逸,兹峰以姓名。客从石壁出,滩到柳山平。草蝈叫阴切,厓花香晚清。今宵山水县,月望望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