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

清代 全祖望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童心太古玄又玄,黝墨馀波四壁淋。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兼车十笏贡南金。歙溪石液愁竭泽,黄山松鬣嗟焚林。方程夜共山鬼泣,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通人好事成奇癖,而今但有荒邱岑。竹耶墨耶双消沉,我过始宁泪满襟。昨宵山房看新月,庖羲一丸正在参。危坡绝顶更如砥,古墙八面都成阴。龙飞凤舞远峰至,苍茫茸薄传寒砧。酒阑为话平泉旧,主人不觉怀古深。顿拟高置此君座,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研田残膏足挹注,黑云垂天清不淫。更须我撰火招词,追招尚书听素琴。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老蟾漆黑空萧森。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弘历

本是东篱种,谁教冒海西。蓻林阙形肖,卉谱漏名题。聊亦与其㓗,宁当漫莫稽。傲霜金椀丽,裛露玉盘低。讵谓出蓝也,由来一凤兮。小山神晤处,招隐调原齐。

朱仕玠

南至阳生气尽苏,恨无飞雪点红炉。团圞坐饮称添岁,一幅升平外海图。

林旭

闭户空参曹洞禅,从人嗔劝乐吾便。诗题满眼浑无字,那对先生万斛泉。

全祖望

十年未得去矜心,把卷谁为上蔡箴。亦有差强人意处,硁硁不作导䛕音。

范当世

挠挠龙虎争,万年域此海。空文在空中,知有几何在。孔圣已囊括,诸公复君宰。所得非孔疆,一君各万载。后来开创稀,臣多吏更猥。空中还自生,萧散无人采。吾见殊烂然,生人目无彩。生人徒目茫,其实亦䃬磥。班马点窜之,一一堪鼎鼐。精灵吁草间,晻昧独...

弘历

朝日东门外,春分阳德雍。躬亲应戊岁,祭礼溯天宗。在俎陈骍角,承筐奠赤琮。元端服惟盛,大采意弥恭。三献酌清齐,旋宫奏夹钟。翘瞻坛壝焕,瑞拥旭光浓。

弘历

精舍傍花宫,面势向平楚。构室就乔柯,结宇依净土。不闻清梵音,雅爱幽禽语。閒者有馀乐,予惟无逸所。宵旰念民瘼,拮据绳祖武。偶藉咏卷阿,写心良可睹。

弘历

一拳之石泰华同,一勺之水溟渤通。於何见之於盆中,一株天下无真松。问年火劫为始终,问形势欲拿云空。春风秋月郁葱葱,梢为华盖身为龙。不随绮里夏黄公,汉廷待诏来东方。铁干硉矹神以丰,忆我盘山曾道逢。又忆貌者苏髯翁,前遇定武时在冬。吟哦雪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