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恭甫前辈

清代 林则徐

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范咸

茫茫沧海一扁舟,隐约星罗西屿头。山仄远迷乌鬼渡,浪高齐拍赤嵌楼。笑他草窃成何事,冠绝平生是此游。莫向穷乡辨稊米,中原如发十三州。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弘历

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如是契静悟,终古大圆镜。
秋莲曲

弘历

泣露珠泪多,临风霞袂冷。芳时不忍舍,依依镜中影。莫叹明夏隔春冬,钱塘油壁无来踪。

林占梅

生平趣向正无偏,使典驱坟出自然。遣兴不分唐、宋格,耽吟常见性灵篇。呕肝莫漫追长吉,得手何须托惠连。脱去浮词医尽俗,红尘关过始成仙。

弘历

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

朱伦瀚

料峭余寒薄晓暾,东风连日未开门。渐添篆雾芸香细,小沸垆涛药火温。破梦邻鸡交午唱,絮怀归雁过云喧。如何二竖浑无赖,顿使休文兴莫论。

林朝崧

我行神州久,世运叹衰叔。四海尽穷途,曰归食周粟。希望既断绝,不复修边幅。常恐信陵君,醇妇了残局。风雨听鸡鸣,引为夫子勖。忠规继以泣,言言皆金玉。令我大悔悟,奋起遏人欲。苟非内助贤,坠行终身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