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两君歌

清代 林则徐

沅州官长多宿儒,就中双绝天下无。岿然蓝翁贤大夫,起家禁近官中书。二十六科谁与俱,省郎今尽前辈呼。乾隆之间大郡除,卅年仍羁铜虎符。抱九仙骨何清臞,耳聪眸了行且趋。典史之职诚区区,谁其任者蒋宾隅。蚤登乙科文誉都,手编县谱墨绶纡。偶蹶不乐人持扶,一命亦济奚卑污。树兰千丛梅百株,以吏为隐诗为娱。我来楚南停轺车,一时投契苔岑如。两贤官守崇庳殊,要以同志道不孤。蓝翁于我为枌榆,漳江之湄翁故庐。诗人山涧今云徂。鹿洲一集体用储。黄籍虽迁业不渝,翁能继之恢远谟。我有同舟延陵吴,亦与蒋侯同闬闾。时作吴语聆吴歈,乡心傥亦思莼鲈。此间欢会平生逾,却忆所历增欷歔。岂无倾盖临交衢,致身往往非一途。转喉时防笑我迂,颇闻同官亦龃龉。道不相谋冰炭居,才人蛱蝶名士鸲。祇合学隐随蜘蛛,聚星在此吾不图。协恭相励皆廉隅,山城硗确非膏腴。厚培民气须吾徒,昔日疮痍今裤襦。苗蛮詟栗闾阎苏,独惜难留大令虑。清声万口徒嗟吁,安得公等连茅茹。尽致尊显经纶敷,勿使人嗤儒术疏。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范安澜

落魄狂生,四十无闻,自顾奈何?纵青缃搜遍,文堪泣鬼;黄金散去,门可张罗。壮不如人,老之将至,历尽沧桑掣电过。相看处,厌衣冠优孟,蜗壁千戈。蹉跎甘守岩阿。叹镜里星星点鬓多。算来时豪气,似泥沾絮;眼前流景,若织抛梭。亦已焉哉,嗟无及矣,莫...

林纾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回庄子

成书

乱山去无际,砂砾为平川。渺然见村落,孤迥殊可怜。屯众三五家,茅栋八九椽。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平畴望可尽,禾黍亦陌阡。天生一掬水,灌此百亩里。如从称量出,不过亦不愆。芳草绿满地,野花红欲燃。不意桃源境,落此戈...

纳兰性德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弘历

出水呈芳迥,迎曦弄影新。烟流花欲醉,露湛叶生津。画里神仙品,台端清净身。蘋香连一气,霞彩照初匀。锦浪翻无定,文禽宿有因。娥英临晓镜,不语亦宜人。
咏蝉

朱受新

抱叶隐深林,乘时嘒嘒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

林朝崧

海畔农家流,多佃富家土。稻熟纳主人,生不识官府。自从新法施,屡问民疾苦。除害蛾诱灯,防疫牛书簿。昨者洗秋种,买盐课编户。游徼与穑夫,承旨勤鼓舞。骚然虽繁费,农事岂无补。吾侪当奉行,毋触公吏怒。

任兆麟

山居秋正宜,人意与之适。行行访道侣,为叩长生诀。霁雨散清晖,高峰出秀骨。日夕苍烟生,冥心栖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