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

清代 全祖望

西湖天水昼冥冥,白雁飞过无坚城。庐陵相公脱虎口,来向淮南谁集兵。可怜吴会少净土,剩馀扬州真州孤柱撑。李公苗公双忠贞,挥戈欲挽虞渊旌。相公此来会逢适,合从或可缓颊成。两淮全力足恢复,所仗元老为主盟。此策果成事难料,三宫未必向北平。岂知反间忽横生,李公既心动,苗公空泪零。相公变作刘洙行,参从寥寥杜天卿。天教孤臣不遽死,芦中丈人舣舟迎。将无岷江之神灵,神灵幸脱相公死,两淮从此莫扶倾。李公颈血碧,苗公寨火青,夏贵老奴竟输诚。神伤间关出百死,再入瓯闽开行营。空坑战败五坡絷,燕市三年目未瞑。魂随阳乌返沙汀,李公苗公迓九京。一恸褰裳朝穆陵,百年潦尽寒潭清。厓山哀歌满祠亭,淮南俎豆亦争馨。寿光柱史扶世教,绘图勒石昭精英。孙枝一叶尚足徵,定是惠州太守老云礽。相公自具大光明,那须异人传慧灯。不是神梦告发绳,至今须眉还峥嵘。我歌足当庙碑铭。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朱珩

丝已牵愁,花尤荡魄,短长亭处飞满。曾与缠丝,忍教飘泊,最是无情风剪。心已沾泥久,怕重见、春痕零乱。几回梦踏溪桥,谢家新句吟遍。长昼拈毫消遣。似笑我涂鸦,砚池频点。恁忆念时,伴他娇小,捉向绿阴深院。依旧飘如雪,只散了、春前莺燕。怅望江萍...

金和

访古炎荒地,方从郭外游。云山曾入梦,冰井几经秋。松竹千重绕,烟霞四壁收。趋庭多乐事,诗境好频搜。

金学莲

当途不知才,辄复诋其行。丛台多妙喻,风雅未为病。温段虽同工,弱靡难一振。后来西昆体,乃以清丽胜。

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金科豫

王事遄征六月间,风尘假此暂停骖。卜居正喜禅关静,览胜亲从禹穴探。绕槛烟光清人座,当楼山色远拖岚。晨昏多少林峦趣,拟共高人促膝谈。

金德嘉

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玄烨

诸部名王集,扶携绕御营。皆言清朔漠,从此乐生成。喜溢车书会,欢腾鼓角声。朕怀勤抚恤,所志在休兵。

朱彝尊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