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

清代 全祖望

西湖天水昼冥冥,白雁飞过无坚城。庐陵相公脱虎口,来向淮南谁集兵。可怜吴会少净土,剩馀扬州真州孤柱撑。李公苗公双忠贞,挥戈欲挽虞渊旌。相公此来会逢适,合从或可缓颊成。两淮全力足恢复,所仗元老为主盟。此策果成事难料,三宫未必向北平。岂知反间忽横生,李公既心动,苗公空泪零。相公变作刘洙行,参从寥寥杜天卿。天教孤臣不遽死,芦中丈人舣舟迎。将无岷江之神灵,神灵幸脱相公死,两淮从此莫扶倾。李公颈血碧,苗公寨火青,夏贵老奴竟输诚。神伤间关出百死,再入瓯闽开行营。空坑战败五坡絷,燕市三年目未瞑。魂随阳乌返沙汀,李公苗公迓九京。一恸褰裳朝穆陵,百年潦尽寒潭清。厓山哀歌满祠亭,淮南俎豆亦争馨。寿光柱史扶世教,绘图勒石昭精英。孙枝一叶尚足徵,定是惠州太守老云礽。相公自具大光明,那须异人传慧灯。不是神梦告发绳,至今须眉还峥嵘。我歌足当庙碑铭。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石颐

一片幽怀付短筇。绿阴深处夕阳红。落花流水影重重。廿四桥荒烟雨里,十三楼寂管弦中。朱帘不见卷春风。

况周颐

家世列仙官列宿,才名小集丹阳。当湖雅故在青箱。太冲原卓荦,叔度自汪洋。三十六年回首忆,共攀蟾窟天香,几人寥廓遂翱翔。沧州余病骨,辛苦看红桑。
萤六韵

弘历

近湿不碍朗,匪燃却常明。腐草含变化,阴火发晶荧。安知爝也微,何殊炬之行。翾动翼足兼,光暗外内争。恨添闺中妇,勤益帷下生。火流夫岂遥,以尔为先声。

弘历

先春写素梅,得雪为清友。寒香色一家,宾主谁分剖。口微弄数珠,腰岂折五柳。如幻斯已然,即真审能否。

林旭

客店骡马滚,公徒何振振。皆言防帝畿,那复愁行人。

法式善

年年骑马踏京尘,谁识风潭自有春。岸雪消融溪水活,我来又作看花人。

林朝崧

琪花玉树三山地,几度黄尘换清水?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半死。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请君更尽杯...
石门驿

弘历

午过石门驿,秋风吹广陌。广陌正西成,场圃地无隙。与与带秉禾,青青盈陇麦。最喜秋雨足,绿野含渥泽。老幼无菜色,仓箱颇有积。四顾生欢心,青骢不须策。路旁一农父,倚杖愁默默。岂伊忧喜殊,其言鄙而得。前年夏无收,所种供蟊贼。去岁薄有穫,仅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