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巩

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望夫台

苏辙

望夫台 宋·苏辙 江上孤峰石为骨,望夫不来空独立。\n去时江水拍山流,去后江移水成碛。\n江移岸改安可知,独与高山化为石。\n山高身在心不移,慰尔行人远行役。

何澹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盛事总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 灯万碗,花千结。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曾协

道人钟情独此花,封植绝类富贵家。毋令攀折强封蜡,精神顿减非生物。五陵少年那得知,气使造化须新诗。春工未遍裁云叶,但赋贡金品皆绝。公家甥舅如玉山,清夜秉烛愁花眠。一朝奉节公驰去,又叠阳关断肠句。谁专此花蒋径人,公自无愧面觐君。来诗声调转...

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魏夫人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方回

佛书曾画牛犁舌,以易耕心却不然。一寸地中栽□□,□将三寸舌谈天。

游九功

野塘漫漫板板东,家在春风畎亩中。阶草不芟新织翠,庭花初种小开红。酒赏村酿馀酸味,诗乏才华有淡工。邻里相过无杂语,但云饥后庆年丰。

李弥逊

风帘弄影,正闲堂永昼,香销人寂。轧轧邻机芳思乱,愁入回文新织。燕蹴巢泥,莺喧庭柳,好梦无踪迹。那堪春事,背人何计留得。 谁似爱酒南邻,岸巾坦腹,醉踏西山碧。彩笔阳春传雁足,催我飞觞浮白。老去情怀,凭君试看,鬓上秋霜色。故园千里,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