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小饮呈坐中

宋代 曾巩

二年委质繫官次,一日偷眼看青山。念随薄禄困垂首,似见故人羞满颜。及门幸得二三友,把酒能共顷刻闲。海鱼腥咸聊复进,野果酸涩谁能删。谈剧清风生麈柄,气酣落日解带镮。瑰材壮志皆可喜,自笑我拙何由攀。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简书皇皇奔走地,管库碌碌尘埃间。功名难合若捕影,日月遽易如循环。不如饮酒不知厌,欲罢更起相牵扳。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张炎

五湖一叶。风浪何时歇。醉里不知花影别。依旧空山明月。 夜深鹤怨归迟。此时那处堪归。门外一株杨柳,折来多少相思。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叶梦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新亭风景尚依然。白发故人相遇、且留连。 家山应在层林外。怅望花前醉。半天烟雾尚连空。唤取扁舟归去、与君同。

程俱

过眼纷纷梦电云,羡君强识与多闻。风流千载鉴湖老,博极群书都水君。顾我衰怀无复理,空馀宿习寄微文。深惭推借逾涯甚,偶尔真同禦木纹。

辛弃疾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n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程节齐

髡彼两髦,末几见兮,突而弁兮。记昔年犀玉,奇资秀质,今朝簪佩,丰颊修眉。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人都羡,是君家驹子,天上麟儿。 画堂人物熙熙。会簪履雍容举庆宜。看筮日礼宾,陈钟列俎,三加致祝,一献成仪。绿鬓貂蝉,朱颜豸角...

彭汝砺

凤鸟跄跄,其羽仪仪。其集伊何,梧桐之枝。鸿飞冥冥,其翼差差。其止伊何,清泠之池。朝廷于公,夫岂不知。国有大疑,爰度爰咨。公虽家居,如在庙堂。国之大经,论讨靡忘。徐徐公车,在汴之郊。薄言追之,以永今朝。汎汎公舟,在河之阴。薄言维之,以慰...
咏零陵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