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潮痕蹙缆。乍涨绿到门,移楼临岸。柳底路沉,花外天宽,春声乱。桃家姊妹离魂远。洗剩粉南朝香怨。一莺啼水,恨鸥占了,落红恩眷。流断华年不转,对芳影、私替浣纱人叹。松雪溅涛,画舫浑高瞒堤半。江乡鱼价年年贱。记柁阁香炊午饭。别来新翠苔矶,锦鸳睡暖。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朱凤翔

高楼暝色压帘阴,小立西风冷欲侵。寒蝶抱花疑雨重,乱鸦争树觉烟深。谩怜秋意成萧瑟,略遣间愁自酌斟。料理萸囊待重九,皋兰山好快登临。

林朝崧

天运穷百六,劫尘飞蓬壶。避地吾与汝,适越还入吴。吴下风月窝,越中山水国。五载同娱游,一别分南北。汝志在显扬,书剑客帝乡。吾贫甘守拙,返棹婆娑洋。迢迢七千里,相望隔烟水。中外断知闻,叹恨何能已!今年京师乱,六龙西入关。闻道辇毂下,白骨如...

呼谷

亭亭百年树,诸天密护计。本以侍庄严,因之覆甍欐。空凉浴佛顶,交枝云亦滞。上为风雨痕,下有龙蛇势。

任其昌

东道王师至,豪华误将才。秋风空按剑,春色病登台。雨雪旌旗暗,梯冲郡国开。凄凉三辅地,处处长蒿莱。

安昶

猎屐街头百尺泉,疾雷又送雨绵绵。千村云雾迷山谷,万顷烟波泻锦川。绿树风高头拂地,碧荷浪涌背朝天。良苗快睹乘时发,何必长空下玉钱。

弘历

棱棱翠叶簇花黄,晓砌扶疏滟露光。卉里解存岁寒意,春阳不向向秋阳。

弘历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过兹接诸生,为诵勖...

林朝崧

百八钟声警睡乡,遥遥彼岸待慈航。墨家兼爱无差等,肯使恩波阻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