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 买兰数本,香韵绝佳,为赋此解

清代 易顺鼎

碧槛移春,甚真香幻影,参透情根。屏边那回无睡,绿梦初醒。谁道灵均去后,向人天、不返秋魂。年时目成处,有个词仙,吹瘦鹅笙。真妃犹忆否,漫神皋解佩,别馆留簪。露寒烟悄,应念冷尽红心。还被东风一剪,剪愁痕、飘满湘云。凌波翠鸾杳,写入琴弦,江上峰青。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

苍崖天一围,径转吐雄瀑。灵山孕真源,金膏出其腹。奔云从空来,数里势屡曲。意嫌鸿濛隘,未肯受迫束。化工惜元气,万古与之蓄。跌为孤潭幽,神物有起伏。纡徐向平川,余响戛寒玉。谁云一泓窘,百宝可沐浴。倒穿大瀛底,日月入亦绿。地深云霞幽,自暮抵...

弘历

齐郑麦为秋,所需三月雨。向接方伯奏,东郊趾待举。晨夙望南云,默祷心怇怇。油然亦屡作,霈兮方延伫。不迟数日间,邮传递佳语。既欣一犁深,更幸两州普。岂惟滋来牟,兼可播稌黍。眉舒有馀望,心沃无繁苦。繄余德凉薄,诚格敢自诩。祗此省岁心,绥丰愿...

弘历

文帝信云仁,清静以为治。恻隐除肉刑,民租每蠲赐。此已足千古,史贵传正义。而何司马迁,博载失精粹。如云慎夫人,衣乃不曳地。设诚敦朴俭,铜山又何谓。张武受金钱,加赏使心愧。瘅恶尽若斯,尚廉谁则励。观其任复土,毋乃有深意。慨然叹史难,宁云责贤备。

全祖望

又复分襟去,相逢曾几时。归鸿惊旅梦,小雪感离思。枫叶丹砂色,鲈鱼白玉脂。故乡多欢趣,寄我到家诗。

朱曾传

沦谪十洲新绛纱,彩毫三馆旧黄麻。先皇旧史今余几,又向江南见翠华。

弘历

筠冲测验命畴人,星纪舆图尽得真。却笑当年西域记,底称投石识蕤宾。

弘历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防微犹恐开...

朱景英

客心故凄楚,重以死丧悲。同怀既异路,茹痛摧肝脾。栖魄小西湖,遐予海东陲。可怜风雨夜,对床杳无期。竛竮百忧丛,赖有犹子随。盛年忽短折,老泪惟承颐。忆昔衔恤奔,闽峤初牵丝。累岁骨肉惨,都在天一涯。人生乐仕宦,而我至于斯。樵川滩巀嵲,旴江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