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

清代 林则徐

坡公渡海夸罗浮,凉天佳月皆中秋。铁桥石柱我未到,黄湾胥口先句留。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南阳尚书清兴发,约我载酒同扁舟。日午潮回棹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鼓枻健儿好身手,二十四桨可少休。转眸已失大小虎,须臾沙角风帆收。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炮声裂山杂鼓角,樯影蘸水扬旌斿。楼船将军肃钤律,云台主帅精运筹。大宣皇威震四裔,彼伏其罪吾乃柔。军中欢宴岂儿戏,此际正复参机谋。行酒东台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莫疑秋暑酷于夏,晚凉会有风飕䬟。少焉云敛金波流,夜潮汹涌抛珠球。涵空一白十万顷,净洗素练悬沧洲。三山倒影入海底,玉宇隐现开琼楼。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霓裳曲》记大罗咏,广寒斧是前身修。试陟峰巅看霄汉,银河泻露洗我头。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三人不假影为伴,袁宏庾亮皆吾俦。醉归踏月凉似水,仍屏傔从袪鸣驺。褰帘拂枕月随入,残宵旅梦皆清幽。今年此夕销百忧,明年此夕相对不。留诗准备别后忆,事定吾欲归田畴。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朱中楣

瑟瑟轻罗澹澹妆,柳梢莺语乍调簧。乌云应拂春山小,红蕊初含夜雨香。鸳水毓灵多鲍谢,蝇头妙楷逼钟王。梦回犹记殷勤别,几欲笺诗燕子忙。

弘历

夏霖入夜势方绵,文帷翠簟寒颩然。忽闻雷声殷山侧,檐牙急溜鸣飞泉。老农望岁心应喜,兴来我亦同乎此。推敲诗句镇无眠,不嫌芭蕉声聒耳。

林昌彝

烟郭云台远近窗,间来把钓上渔艭。桃花临水鱼盈尺,杨柳当帘燕一双。泻屋露华从石砚,入楼山影覆银缸。斜阳晚步瓜棚外,偶看农人种豆茳。

弘历

玉蝀新脩饮练横,轻舟直拟达仙京。由来太液一池水,三海何人浪与名。

朱启运

七载山楼替海浮,梁髯风骨冷砭秋。相看不改当时貌,一笑那知举世忧。挂壁龙吟须起蛰,通天狐醉可深尤。神中诗卷镫前语,恐惹霜痕拂钓钩。

玄烨

巧样争传濯锦纹,堪怜织女最殷勤。云章霞綵娱人意,自著寻常缟布裙。

弘历

嗣宗青眼携子咸,叔夜举白微醺酣。河内背立若后至,忘言之契迟何嫌。伶挥毫正颂酒德,秀罢佐锻蒲葵拈。卿辈意复易败耳,俗物由来有理谈。

朱祖谋

高林叶叶无留意,长安顿惊秋少。泪掩疏襟,愁呼断角,新结伤高怀抱。归艎路渺。对摇落沧洲,梦痕千绕。立尽斜阳,故人不共雁程到。清游经乱更减,旧时嵌壁句,空委烟草。故国骖鸾,飞仙拥鹤,消息微闻江表。离心悄悄。付一笛黄昏,水风残调。寄语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