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吴社诸子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

清代 易顺鼎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朱鹤龄

峡中亦有日,海外亦有槎。我生独崩迫,沈忧浩无涯。出门愁满道,入室愁满家。芳兰骨不立,丛菊秋空花。万物非可悦,百年谁见赊。如何违此性,役役随翻车。

玄烨

重来瞻御笔,怀感动心神。丕烈迈前代,鸿休启后人。兴文盛礼乐,偃武息兵民。法则光华远,千年照佛轮。

易顺鼎

病黄生面。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问别来何处照清浅。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弘历

世间何事不浮云,桃白兰红且任纷。欲识兰桃真面目,华严香海彻闻熏。

范捷

露白天高,衣轻簟冷,萧萧庭院惊凉。有碧梧金井,落叶响银床。正当是空梁燕去,镜台人杳,雁足书荒。更灯残漏永,能禁几遍回肠。重吟细数,算而今、总是荒唐。想少日朱颜,三生白骨,片刻黄粱。满地冷蟾如水,阑干外、孤影成双。尽冰魂浸透,凄凄立遍回廊。

朱景英

海上稀闻雁,横琴奏塞鸿。何心避矰缴,馀响散丝桐。伫兴七弦遍,经时尺素通。怀哉岁将晏,木落楚江东。

田霢

犯晓登云顶,日午仅陟半。不知几多高,上为云所幔。复穷千百级,忽已凌霄汉。擘絮立岑椒,裹绵坐石畔。开口竟可吞,入手弗容玩。袖归拟赠客,衣解随风散。

弘历

春松翠欲翻,古石飞疑坠。允宜风月佳,未许桃李厕。欹案读典坟,羲皇兴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