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九 苏武持节

清代 易顺鼎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烛三条。弦七条。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笔悴花憔。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朝崧

借来佛阁饮仙

弘历

閒庭过雨濯瑶姿,畅好清明骀荡披。便是来朝鸣跸去,一年春阅椀茶时。

全祖望

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蕺山有精舍...

林朝崧

声声悲壮动关河,似比闻鸡感慨多。唤起从军十年梦,封侯事业久蹉跎。

石洢

蘼芜绿尽春山杳。红叶因风寒不扫。故人原自胜新人,何必相逢怜手爪。芳颜不信无同好。一片离心秋草草。叮咛谁更领深情,只有阶前秦吉了。

曹雪芹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弘历

春山红绿纷,献技争东风。寺楼坐空阔,却忆前年冬。青郊兹遍耕,绝域早定功。藁街竖长竿,笼首悬元凶。山庄略无事,忙是递诗筒。

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