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四 迎仙客

清代 易顺鼎

泉明酒,禹锡糕。秋到重阳秋又老。雨和风,正厮闹。一事差豪。少个催租恼。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全祖望

张郎真将种,不独数诗宗。一掷事幸济,终身愿未从。象台消壮志,萧寺无遗容。寂莫南湖上,风流宛可逢。

田雯

秋夜三更尽,今宵尚在家。可怜一尊酒,明日又天涯。僮仆催行李,园林噪暮鸦。镫前看白发,老泪数行斜。

安念祖

著花深处景为迟,渔郎寻觅也情痴。衣香共到湖边路,雨过谁怜竹外枝。春色莫教随逝水,芳容相笑逐时宜。当年陶令偏多感,渡口流传绝妙词。
国香

易顺鼎

步冷秋尘。又晓风波路,鹅管吹春。曾来水仙王庙,箫鼓迎神。珍重年时影事,剩湘天、一碧如云。飘零夜郎远,倚醉相看,都是愁身。灵皋回首处,算梨花成梦,桃叶移根。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重剪残镫话雨,似江南、花落逢君。芳悰感迟暮,听雪山楼,坐...

弘历

鸣者动其股,飞者翾其翼。馥者扬其芬,嬽者错其色。写生有如此,传神亦云得。展卷悦茂对,与物畅生息。

弘历

死者已矣生堪悯,惊魂才定沉酸引。强夺弱餐祗为饥,毋牵子售非由忍。此时破屋已无依,转眼冬来更寒窘。呜呼六歌兮歌将已,不为空言徒罪已。

玄烨

重来瞻御笔,怀感动心神。丕烈迈前代,鸿休启后人。兴文盛礼乐,偃武息兵民。法则光华远,千年照佛轮。

弘历

安集延将拔达山,仰流群集觐天关。劳徕行庆逢嘉节,敦俭焉能一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