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调相思引 十月十二夜

清代 易顺鼎

玉貌仍同雪一般。桃红略减别时颜。任凭憔悴,也尽彀郎看。小影如魂当月坐,花间不信是人间。抱来才慰,真个未成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金锷

挂帆今夜好风多,莫问云涛几曲过。鸡犬不闻烟树远,却疑船已近银河。

林澍蕃

杖策寻初地,来攀第一层。帆樯三楚色,烟寺六朝僧。塔涌江光动,台连雨气蒸。纷纷阅年代,唯有佛前镫。

多隆阿

媚香楼畔草萋萋,树自成阴鸟自啼。一曲江南十斛泪,桥人重到画桥西。

林朝崧

未有青山可隐居,小轩洒扫即吾庐。窗延岚翠当欹枕,室透阳光就曝书。称药喜多良友至,覆杯誓与酒人疏。焚香细读闲情赋,一笑扬州梦觉初。

金孝纯

小小盆池皱绿漪,嫩凉庭院晚风宜。人来茉莉香生处,秋在阑干雨过时。便作东坡瓜子会,更催杜老藕丝词。何当自入名山去,竹几蒲团静与期。

朱彝尊

雨近黄梅动浃旬,舟回顾渚斗茶新。问郎紫笋谁家焙,莫是前溪读曲人。
更漏子

朱祖谋

玉钗风,鸾扇月。閒过穿针时节。笼画烛,待牵牛。无人独上楼。楼前路,孤帆暮。又送去年人去。将锦字,上金梭。浅秋生曙河。

多隆阿

文轩寄迹避嚣尘,雅爱时光景物新。俗气未除由近韨,秋光虽好不同春。冀将热血酬知己,敢把冰心对友人。月到窗前怀远道,清标还望德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