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其六

清代 易顺鼎

碧尽湘天古恨多。万重明月万重波。湘花颜色似湘娥。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湘人情性奈秋何。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弘历

与可竹掩画,仲圭画掩竹。倩谁下转语,竹画岂二物。醉墨写中山,淋漓逼眉目。庋藏戒中涓,恒恐自沾溽。
雾八韵

弘历

霭霭布层霄,瀌瀌羃远椒。宁徒称十里,却是遇连朝。江浙景云近,潇湘画若描。绵铺宿麦缕,珠缀嫩杨条。藏处迷山寺,度来封野桥。衣如装弱毳,帽讶惜丰貂。乍可因风散,旋看见晛消。贪程行忽到,还喜不知遥。
静室

弘历

肩舆凡几憩,遂造最高处。静室无不静,于秋静益助。山风作声峭,涧水为色素。寥朗极遐观,俯仰欣始遇。宁非我向来,不留习去故。

玄烨

东路行辇到,人食正荐饥。呼庚儿女盼,宸游众所依。村中皆菜色,散去掩柴扉。救荒先发谷,转漕迅如飞。两旬无多日,有司报民归。地丁既已责,私派务全希。尽力专邦本,留意欲国肥。麦秋犹可望,黎命其庶几。
峰山口

弘历

跋马黄花路,遥指峰山口。露浥快尘无,晴暴占秋有。迤逦陟兰磴,此行初入山。山民如旧识,对我发欢颜。一径平开白,两山夹辅青。毋宁少蕴藉,后叠翠为屏。峰山亦小岭,始登心为畅。塞上最高峰,行据双眸放。

金武祥

吾父客三湘,日望含饴弄。书来频问尔,尤以似续重。慨我更远行,饥驱有何用。汝病呼阿爷,永诀未汝送。旅馆一灯青,只自惊噩梦。登程益忧疑,入门惟一恸。袗裳与戏具,触目俱增痛。俯首悲填膺,仰视天瞢瞢。聊作断肠词,衔哀自唫讽。

弘历

人情叹鲜恒,时运有兴歇。日远岂期然,偶来怆心窟。三杯未此酹,两月过已忽。那堪值凛秋,行秋驾将发。前岁景目前,变故一何卒。别恨赋难穷,独宿塞山月。

林朝崧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