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观物杂咏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涧失女猿久,千钱新赎归。莫啼深峡树,防湿定僧衣。笼槛刑应免,山林事已非。主人蔬果俭,恐尔亦难肥。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龚自珍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郑燮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弘历

留下寻那见草堂,三蔬展尚欲生香。炽然一切有为法,了识何曾者个忘。

朱中楣

细雨欲收春去,残花暗约莺留。无心闲玩强登楼。陌上行人还有。泥滑难将旧恨,提壶唤起新愁。天涯芳草共悠悠。零落海棠消瘦。

林占梅

荷亭竹榭共乘凉,贪睡嗤侬午梦长。独自看书消永昼,碧纱橱内静焚香。

弘历

去岁河北溢,乃自无堤处。填筑失疏略,遂有夺溜虑。茭楗亟堵塞,乃得归故路。积水则已多,五郡当其剧。尾闾苦泥淤,当春尚沮洳。涸田正需时,耕犁早云误。新正例施惠,加赈曾颁谕。今来缘南巡,民艰悉经度。何妨一再加,苏此茕独庶。嗟尔亲民官,推行体休助。

林朝崧

丈夫得志乘长风,画壁旗亭安足雄。且取珊瑚归铁网,同声相应莫相攻。

范安澜

铺茅权当陈蕃榻,孤客滞穷乡。可怜只是,朝朝寂寞,夜夜凄凉。驱愁命酒,怎禁酒味,不入愁肠。无边衰草,一江寒浪,四顾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