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台咏怀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愁上高楼望夕烽,东南佳气几时钟。水遮王母三千里,山隔刘郎一万重。故垒阵图夔府石,荒城牌字象州松。鲸鲵京观分明在,何事天骄访旧踪。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古北口

玄烨

断山踰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况周颐

北来征雁带魂消。夕吹咽寒涛。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杏花词事剪冰绡。遗恨付桐焦。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今古人天悽籁,霓裳一例蓬蒿。

林则徐

江天空阔,看江波万倾明月千里。高阁凭栏闲展卷,洗眼几重山水。排闼青山,打头落叶,都入狂吟里。风床独罢,钩帘宿鹭惊起。最忆文选楼前,平山堂下,少日趋庭地。大块文章凭付与,交遍过江名士。手泽仍留,头衔旧换,仍恋青灯味。广陵官阁,更添多少吟思。

朱景英

湖风淅淅水平堤,绿偃菰芦一剪齐。泊宅村边消受煞,瓜皮艇子蒻篷低。

朱景英

一经授受家法古,坐使籯金贱于土。后来朴学盛接武,门阀城南天尺五。皤然一老湖湘南,压肩藤笈身蕉衫。拄杖直度关门杉,又来鳀国便风帆。示我一卷行看子,卷中之人宛然似。梧阴覆地荷贴水,偶却绳床横石几。玉雪无匹曰衮师,为剖经义袪经疑。只此亦足忘...

弘历

祗园山馆东,佳气郁茏葱。带水尘凡隔,屏山秀色融。度桥寻净地,指树识禅丛。五日宜人霁,一天华黍风。占年惟此乐,祷久更何衷。拱读穹碑罢,天襟想像中。

金朝觐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