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清代 易顺鼎

怪惜春词,悲秋赋,毫端写得无据。君归仍是客,尽瘦鹃啼遍,故山何许。惨绿华年,悼红芳泪,谁念京尘行旅。俊游侬亦倦,把悟后风光,玉箫吹去。但记取今宵,幽坊月暗,剪镫人语。香骢门外驻。惊飘泊、一例花辞树。漫回首、凤城楼阁,影事瞢腾,隔花便隔人天路。恨旗亭那角,偏遮断、梦来寻处。还剩维摩旧侣。病榻茶烟,定了禅心泥絮。者回又伤迟暮。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占梅

无数含沙射影,追随牛鬼蛇神。莫道凭空说怪,红尘吾见其人。

永忠

秣马迟明发,东山朱鸟翔。烟平春树阔,风细早云凉。鸡犬鸣村远,牛羊牧陇荒。田盘看去近,今夕宿渔阳。

林朝崧

池馆寂寥春去久,无主桃花,雨后开还有。相对一杯婪尾酒,旧家姊妹怜消瘦。倚柱悲吟今夕又,破镜空持,天许重圆否?石烂海枯千劫后,恩波长记侬曾受。

朱圭

有客箴我亢,致悔吾自知。知进不知退,自反不至斯。本欲洞城府,表里毋自欺。吾怪酬酢交,匿怨言如饴。面谀背不湿,谓熟智巧机。有时对尊酒,醉语何淋漓。不如守质直,遇人皆等夷。小人尚可孚,君子胡可疑。居游七十载,与物谁乖违。总谦与慎密,吾当佩弦韦。
过通州

弘历

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前旌度潞川,后旅背凤城。予昔青宫时,此路频长征。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林坰故好在,髭须非后生。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
霜竹

林氏

孤挺三冬日,枝枝映楚湘。萧疏持健节,苍翠带寒霜。月色笼阴薄,风声引韵长。林中还有实,留得凤毛香。

弘历

精舍傍花宫,面势向平楚。构室就乔柯,结宇依净土。不闻清梵音,雅爱幽禽语。閒者有馀乐,予惟无逸所。宵旰念民瘼,拮据绳祖武。偶藉咏卷阿,写心良可睹。

玄烨

秋气日寥迥,万象皆苍苍。朝暾被渥露,草木含晶光。西成方届候,农事将筑场。于焉省敛穫,令典重百王。轻轩屏前置,夙驾无严装。郊原一以眺,烟树纷成行。微风散深樾,清流抱回塘。土脉秀且沃,篝车郁相望。新䥥粲如月,刈此溪云黄。捃拾复何幸,遗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