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

清代 王士祯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莫问万春圆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

况周颐

倚醉微赪,佯羞浅绛,相映妒煞桃花。艳名增重,颦莫效西家。旭日魫窗穿照,光艳射、和雪朝霞。东风里,红红翠翠,生怕绣帘遮。嫌他。脂粉污,蛾眉淡扫,芳泽无加。更佳如秋菊,鲜若晨葩。任尔芙蓉三变,浓和澹、莫漫惊夸。兰闺静,秀餐长饱,相对茜窗纱。

弘历

竹树萧疏半欲凋,雪溪又报折梅腰。客来并坐茅檐话,漫拟高轩过访焦。

多隆阿

黯淡斜阳别有春,残花委地涴香尘。不知来往衔泥燕,可识从前旧主人。

朱彝尊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纳兰性德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伊福讷

霜余风力紧,池水见冰痕。落叶聚空巷,饥乌投远村。杯深山酒薄,火细竹炉温。病客将寒菊,萧然日掩门。

弘历

俯仰探元化,卷舒理可推。乾坤虽示象,天地本无为。静固动之始,动还静有期。贞元由递嬗,根柢必归兹。春鸟能言后,风花罢舞时。云成峰定幻,川至海何辞。讵是攀舟壑,奚妨试管蠡。五千标奥旨,谢客要能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