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清代 康有为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

朱景英

数弓隙地久荒芜,添个轩堂入画图。位置意从疏淡得,周遭境与静虚俱。乌衣识路新巢定,翠筱窥墙旧径纡。霁景亦延凉月伫,俗尘能到此间无。

林纾

烟云供养御书鲜,一道纶音落九天。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

安平

良宵风静最清宁,旅客悠然坐小亭。梦到草塘千里绿,山迎人面数峰青。游鱼细弄天边月,飞鹊频遮水底星。身世茫茫无定局,且随柳絮化浮萍。
日出行

弘历

日出东方,云散中天。夜来好雨,朝晴豁然。迩日颇欣晴雨时,亦惟时矣愁益滋。三百六旬例一睫,六龙历天而不知。爝火其劳乎,鲁戈真诞兮。咨汝和咨汝羲其,何能终古无薄蚀,万物久照澄光辉。君子有过其固也,日月之过维何其,谁能叩天一问之。

范淑

凄风自何来,百感在胸臆。人生有生死,骨肉倏离析。既已感零落,胡能忘畴昔。龆龄共嬉戏,天真自为得。未来了不思,既往若未历。扑蝶入蒿莱,听蟀觅幽僻。聚金拾瓦砾,设食陈梨栗。背诵互相夸,迷藏善为匿。东园有佳树,相爱若相识。赠名引为友,每见必...

朱景英

悠悠澹沣仲宣句,善长曾援注水经。羡尔澄潭涵绿净,愁予远道眇青冥。莼羹乡味怀空托,齑粥书声意自惺。偶为官斋题榜子,寸心讵负草堂灵。
三河县

弘历

近山风转严,当秋树如绮。策渡过三河,马足怯寒水。秉穗堆圃场,老幼趁墟市。稍免冻与饥,忧馀亦生喜。寻思赤县广,安得皆似此。

弘历

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