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道中

清代 厉鹗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金朝觐

微雨莺声御柳新,飞花流水曲江春。君王许作归田计,文字难为造福神。东国怀思空近日,北堂称寿慰慈亲。大罗天上分明在,一觉游仙梦未真。

易顺鼎

天末孤城城上头,登临无地可销忧。藤萝芦荻如夔府,薜荔芙蓉似柳州。坠露沈云都入海,惊风密雨总当楼。大荒我有他年约,披发骑麟再访秋。

弘历

悬灯列炬庆霄阑,趁暇名山此静盘。祇树法云瞻宝月,如如不动镇团团。

朱仕玠

坐镇诸番静,孤亭惬所宜。海光摇画戟,竹影漾浮卮。魏阙长膺恋,林泉偶系思。风谣凭贡上,宁减白狼诗。

弘历

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旋憩华严洞,飒然衣袂冷。深窥潜窦黑,微听幽泉泂。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

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朱筠

二日望塔尖,今朝竟过塔。其里四五耳,风湍惮磕磕。丹楼如霞书,高义天地沓。不暇一历扪,茫茫风鹤杂。二十里陵口,石牛双
石香桥

范承勋

红是花光碧水光,落花衬石石生香。隔溪若有吹箫伴,何必天台访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