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道中

清代 厉鹗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去秋河为灾,乃在孙家集。漫渠未填筑,遂致洪波吸。亟命事修防,亦得成功立。其如已泄波,往往淤泥积。荆山桥下川,较昔高数尺。微山乃倒漾,沛鱼今在泽。黍恐不能种,而况冀收麦。疏瀹莫惜费,此实目所急。同时毛城铺,分流减来脉。治标出无柰,堤成应...

全祖望

关洛源流在,丛残细讨论。茫茫溯薪大,渺渺见精魂。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

弘历

萧寺据崇岭,烟岚时出没。地迥无俗尘,树古有嘉樾。便道礼法相,金风拂明发。坐我揽胜轩,薄爽侵眉发。翠旌转盘磴,骄马嘶芳埒。野花散晚馨,山果垂朱核。低眼睨鸟背,拂袖招云窟。所见总绝胜,拈吟兴无歇。稍事学伊蒲,憩息尝笋□。顿忘八珍味,藉以参...

弘历

沉沉中禁夕,丁丁高漏迟。翩翩燕羽颃,细细花气馡。英英云复佳,夜雨庶可期。甘膏岂辞多,禾黍率长齐。因忆当往年,正歌云汉时。

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朱仕玠

弱蕊柔茎倚架牢,偶然拔擢出蓬蒿。先生命比黄杨厄,羞问花名节节高。

朱中楣

好鸟初耕。坐老啼莺。桑鸠唤妇晚窗明。牡丹初放,尚带微醒。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雨中过半,些子新晴。闲拈小调咏芳卿。怕春归早,似笑还颦。有荼蘼伴,凌霄侣,惜花人。
巢翠亭

弘历

灌木嘉阴翠尚浓,虚亭聊且失千峰。前年惜翠心何似,流水行云勒壁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