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即目

清代 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弘历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喜近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弘历

簇黄缬绛不须裁,织自女夷神杼来。封十八姨善相妒,纱罗消得锦成堆。

多隆阿

十亩园林入画图,山庄佳景足清娱。鸣堪卜雨蛙栖树,穴待穿墙雀伏雏。溪阔鸥多翻叠浪,池深蚌老孕真珠。年年作客劳车马,借问尘寰胜此无。

弘历

宛转长堤夹镜临,六桥一带雅宜寻。景明楼畔青青柳,未见含烟早锁阴。

弘历

郁仪催朱轮,如驹迈隙过。玩愒以消时,老大将如何。云立立犹未,有成成则那。披卷漫流连,抚景漫吟哦。愿言励初志,毋为徒延俄。凡事待知悔,其失亦已多。
晓凉

弘历

一雨将成仍不果,颇觉晓凉切青琐。凉迟雨意热固佳,又惧骄阳势如火。日甚一日百忧煎,展转思量无一可。

弘历

泛舟傍湖田,湖水流活活。草亭架塍上,结搆颇轩豁。老农四五人,长日披襫袯。驱牛转水车,水车鸣轧轧。不为汉阴叟,机心斥槔桔。不为宋人父,助长将苗揠。终年勤南亩,富贵不能夺。翁足亦已胝,牛力亦已竭。薄暮枵腹归,瓦盆饱粗粝。

明印

底处堪舒野士眸,松陵南寺倚层楼。檐虚遥挹金庭翠,树老平分笠泽秋。千里烟瓢从踯躅,十年萍迹漫淹留。若无友道谈空语,顽石何能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