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日本感赋(二首选一)

清代 朱之瑜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

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

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水户学)。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宗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全祖望

沈郎曾有膏肓语,为读君诗长傲多。几度沉吟难自克,江河满目正颓波。

林朝崧

翡翠双飞拂钓丝,微风吹水绿差差。池塘小立看春草,满眼江南谢客诗。
碾䬯

弘历

麦有小大殊,实则皆一类。大者常先熟,亦赖雨旸遂。去冬雪泽稀,望雨过春季。将谓麦全无,安望饼堪饵。闰月迟节候,夏首沾天赐。旋转岂人力,芃芃陇回翠。风翻万顷波,晴饱千针穗。犹可半收穫,喜出吾所意。大官供碾䬯,雕槃聊一试。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朱景英

君之于颠得彷佛,拜石何曾具袍笏。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作画不作灰堆山,谁从墨际窥孱颜。赖有胸次竹千亩,筼筜谷落十指间。于兹妙契琴书理,指下勾挑撇捺似。山阴用意在笔先,柴桑解识无弦旨。乃知画竹关天钧,槎枒露处宁非神。不然挥洒偶...

弘历

糠灯土舍爨生尘,草履布袍粗蔽身。十二羽林皆识否,汝先原亦若斯人。

安念祖

佳节今如昔,登高似旧不。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风激空山籁,烟凌古树秋。相携过松步,野菊镜中幽。

金应澍

六秩筵开六月天,荷花香气送樽前。客中难得逢知己,湘上何缘会众仙。讵料各怀投笔去,却看谁是著鞭先。座间似我颓然醉,愿共忘年祝大年。

多敏

玉钩冰筋棱棱起,故印珍藏识天水。照人颜色黯人魂,颓粉零香汉宫史。绿绨自署昭阳春,倢伃故是拳夫人。金屋沈沈阿娇老,河间灵气钟其身。秋风荏苒君恩歇,秋叶哀蝉响呜咽。莫问当年尧母门,摩挲鸳石真愁绝。云阳西去女君亭,一树梨花冷曙星。只恐茂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