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漫脱春衣浣

清代 厉鹗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数里烟波渺,一川源委通。便教鸣桂棹,可以达花宫。山色看看近,秋光处处同。点汀芦穗白,照岸蓼花红。水物宛供赏,溪田又卜丰。底缘心不释,西北待成功。

本奫

更阑不禁冷烟浮,竹磴松亭倩客游。最爱碧池明月下,霜鸿写出一天秋。

屈蕙纕

浣月亭空,樵云阁倚,几回共泛吟船。岸柳垂青,分明张绪当年。琴樽泥醉流连处,悄寻思、梦影堪怜。似南花,蕉鹿成阴,栩蝶成烟。水光山色还依旧,只鬓丝禅榻,老去樊川。画里相寻,乡心夜夜湖边。天涯重话联床雨,莫羡它、沙上鸥眠。认巾峰,塔外斜阳,...
古香斋

弘历

到处书斋号古香,每因稽古自徬徨。三谟二典分明在,捍格施行空望洋。

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田雯

铜鼓峰插城南陂,渔矶百尺溪瀰瀰。蛮云作态僵不动,上有诸葛丞相祠。丞相渡沪来何速,纶羽遍历牂牁陲。祁连未出首南服,眼前雍孟如蚁蚳。九月凯还捷书上,瘴烟漠漠将军戏。遗庙三间塑泥像,旁有酋帅济火儿。缠头青布身藤甲,野花覆额连双眉。毒砮千钧矢...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甘运源

致身朝宁吾无媒,饥寒驱去犹攻诗。藩溷悉置笔与纸,几年画虎得其似。辛苦不如田舍郎,风尘奔走颜无光。吟哦无益坐自困,臧谷殊业羊均亡。有时得句发狂笑,喜溢大宅眉扬扬。先生爱我亦有癖,亲为删诗拣砂砾。我诗对君乃真贫,君富仓箱我儋石。往年词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