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吴中齐云楼)

宋代 吴潜

楼观齐云,正霜明天净,一雁高飞。江南倦客徙倚,目断双溪。凭阑自语,算从来、总是儿痴。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

幸有三椽茅屋,更小园随分,秋实春菲。几多清风皎月,美景良时。陶贤乐圣,尽由他、歧路危机。须信道,功名富贵,大都磨蚁醯鸡。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刘克庄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方回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兹辰复何辰,晴烟霏柳丝。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遗。座客有十人,十人皆能诗。景色既已妍,谈笑无相疑。酌酒不计数,惟醉以为期。阄韵有险易,鹤头侧复垂。上巳后二日,此会竟大奇。芥蒂死生间,吾尝笑...

李曾伯

夜来南极十分明。申月应生申。小范龙图老子,大苏玉局仙人。 擎天健手,家传方略,功在峨岷。看取芝封夜下,归来尽展经纶。

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n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刘辰翁

问春来未。也似辛壬癸。如此男儿五十,又过却、孔融二。 画堂孙子子。新桃如故垒。不管明朝后日,春满眼、是千岁。

韩元吉

华屋翠云深,云外晚山千叠。眼底无穷春事,对杨枝桃叶。 老来沈醉为花狂,霜鬓未须镊。几许夜阑清梦,任翻成胡蝶。

刘辰翁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觉甘雨、随车应求。 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廿四考、中书到头。

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