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刘自昭)

宋代 吴潜

望月眼穿东,云幕千里。有时推出赖他风。恰似玉环犹未窦,得恁玲珑。

谁在华山峰,一半天中。君逾五十我成翁。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难逢。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赵长卿

日彤彤,风荡荡。帘外柳花飞扬。红有限,绿无穷。雨晴芳径中。 肠寸结。萦离别。还是去年时节。春暮也,子规啼。伤春三月时。

游少游

柳丝风飏马蹄轻,又作长亭十里行。争似老僧无一事,白云攲枕听莺声。

曾觌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闲日多少韶光。雕阑静、芳草池塘。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

秦观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岳珂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叶述

毛子骂吴曦,蜀山渺孤愤。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宾。龙分自眠地,惠帐饶珠蠙。岩花开恨晚,谷鸟鸣先春。吊古一沉思,千载多逸民。登高一长望,万里皆积云。子勇书印历,忧愤着弥纶。曷不韦露布,从容静风尘。低头汲涧曲,煮豆萁为薪。沮溺士之耻,昔贤终贱贫。

曾丰

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犹馀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