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再和)

宋代 吴潜

单于系颈须长索。捷书新上油幕。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归计犹未托。又一叶、西风吹落。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方回

竟与鳏鱼似,无由浊蚁持。百为元有命,一往复何疑。残梦终难续,深忧暗自知。邻雏夜啼忽,吾亦忆吾儿。

陈亮

修竹更深处。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水激泠泠如何许。跳碎危栏玉树。都不系、人间朝暮。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犹著我,名流语。 大家绿野陪容与。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

方回

六如第一伽陀字,堂扁剩传弹铗冯。肖象谓当求傅弼,伤麟无复见姬公。发棺义已参坡老,札闼嘲犹忆醉翁。栩栩侯王热人眼,渠知身落大槐宫。

方回

莫笑船家生事微,新红米饭缘蓑衣。一声欸和一声乃,谁识人间有是非。

赵拚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菱歌隐隐渐遥,依约回眸。 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风蝉噪晚,馀霞际、几点沙鸥。渔笛、不道有人,独倚危楼。

韩淲

风高木落。壮心万里空回薄。振衣待把尘埃濯。声里斜阳,孤起戍楼角。 人生谁会谁为错。年来但觉多离索。黄花照地浑开却。华发如斯,同和醉落魄。

方回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张舜民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