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义塔

近代 鲁迅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赵尊岳

雪沙堤,烟草渡。疏柳黄昏,底送蒲帆去。执手临歧无好语。珍重菱花,乞与春妍住。轴帘风,敧枕雨。问讯痴云,还肯相随否。征雁一行天尺五。小别山前,满目相思路。

溥儒

玉宇澄空,冰轮秋水,茫茫依旧山河影。山河弹指散如烟,一片青天,碧海镜中悬。银汉无声,蟾光如故,朱楼歌舞知何处。西风吹尽可怜宵,只有征人,归梦逐寒潮。

廖恩焘

今日扁舟处,明朝散发时。志从浮海大,才自著书奇。湓浦青衫泪,珠江红豆词。千秋一怅望,凉月浪花吹。
红柳

邓缵先

长榆浅草遍天涯,废垒荒营一径斜。紫塞萧萧秋去马,丹枫点点暮归鸦。玉颜愁黛飘香粉,羌笛悲声怨晚霞。瀚海阑干多少恨,襟痕烛影隔窗纱。

溥儒

画梁依旧,双燕重来否。蕙帐尘生人去久,馀得夕阳残柳。浮云片片南行,却教隔断归程。朝暮湄河碧水,东流不系离情。

杨赓笙

比翼冤禽比目鱼,双飞均占好家居。私交浓厚陈公博,巨案弥缝顾孟余。死矣仲鸣终自致,蠢哉民谊有谁如。东窗一夜修降表,尔罪真难罄竹书。

黄松鹤

擘窠颜字动云根,此地曾经白虎蹲。霸业未成空试剑,生公台畔石犹存。
寒宵

赵增瑀

寒宵独起气萧森,踯躅空庭月半明。无限愁云天不语,黑甜多少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