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志楼诗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躬耕百年,奉我高堂。左列图书,右侍姬姜。寄形区中,若存若亡。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耀亭

青山如仰釜,形胜本来真。大地钟灵秀,遗留待达人。

林朝崧

山果为粮腹已充,自鸣得意向秋风。接联饮涧危悬树,跳掷穿云巧避弓。生就兽心贪更黠,戴来人面戏偏工。一时喜怒浑无定,只恐狙公术也穷。

林朝崧

君齿长余三岁耳,短长肥瘦颇相同。左家膝下惟娇女,羡尔阶兰茁四丛。

林有文

策马闲吟到上台,天然幽趣一楼开。满城风雨当窗遇,千里江山入座来。抚景每疑驹过隙,消愁更许客添杯。消沉戈戟知何限,犹傍残云问劫灰。
西北风

弘历

昨盻西北风,时作时复止。今朝乃畅然,吹万势未已。殢云向难开,破碎剩几缕。应律奏金音,驱暑含爽气。皎日腾清晖,溽熇一以洗。雄风讵独予,快意逮闾里。宜旸利大田,送馥暨杂蕊。春时望一犁,颇怨驱云去。及恐霖为灾,驱云仍赖此。鸣条本无心,习习何忧喜。

全祖望

疏食菜羹,清绝黄郎。不知肉味,闻之庙堂。赤帝继粟,十囷成仓。其种维何,是曰米囊。晚弃米囊,其气愈昌。浃旬不死,孝陵馈浆。夫人稽首,奎墨之旁。为公抚孤,熟餍糟糠。
光明殿

弘历

今日三清境,前朝万寿基。彤闾卫虎豹,青殿罩罘罳。鹤立千年柏,云凝五色芝。瑶阶裁玉砌,宝像范金为。讵慕神仙术,惟祈旸雨时。来斋心惕若,顾諟奉无私。

林庆旺

跋涉双洋任太虚,尘氛越国好删除。长披云树为疆界,尽为韨楼入券书。竹户日窥诗史案,海天风叩首阑居。有怀砥柱难投笔,几载凄凉志未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