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志楼诗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躬耕百年,奉我高堂。左列图书,右侍姬姜。寄形区中,若存若亡。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嵌岩室

弘历

见天于仙壶,生树不土壤。谷情有顾盼,峰势自偃仰。揭檐低可寻,布席方容丈。近步虽萦纡,遐视极寥朗。王宰奚形容,韩众或来往。

弘历

莽苍暮色来,落日群籁静。旌门较射罢,欹案挑灯永。书笈发缣缃,镜古惕深省。五年再西巡,仍此保阳境。民风讵臻淳,吏治难言整。束湿岂其可,玩愒滋为病。王道贵用中,次乃济宽猛。有志未逮焉,怀惭每耿耿。

范当世

好女机头锦,行行有双意。好风吹素琴,君子写其志。今乐何嗷嘈,古乐亦宜睡。凤皇飞不来,今古皆虚器。

弘历

山深夜逾静,洒然幽趣生。天悬古镜光,河汉浴疏星。益增白水白,那辨青山青。竹牖自掩映,云窗含杳冥。不见纤尘起,惟闻花气馨。孤鹤嘹其影,老松拿怪形。浮云聚复散,爽籁凄以清。却哂宿碧月,此约竟未成。平明命驾返,御园延公卿。畴咨晓夜殷,暂尔心神宁。

易顺鼎

玉骢去后,怅缃桃万树,不系春影。望断仙蓬,把别泪、分付紫箫吹尽。倚扇评诗,认旗沽酒,往事休重省。与君俱是,人天飘泊无准。谁料听雨江湖,鸥边对话,只伤心还剩。剪烛船窗,便尽有、数点啼红都冷。吴市吟秋,燕台赋晓,减了年前俊。相看一笑,恍然...
直溪吏

吴伟业

直溪虽乡村,故是尚书里。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一翁被束缚,苦辞橐如洗。吏指所居堂,即贫谁信尔。呼人好作计,缓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屋梁记日月,仰视殊自耻。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毁。贻我风雨愁,饱汝歌呼喜。官逋依旧在,府帖...

朱祖谋

猩色屏回十二山。镜中长误两愁鸾。停镫犹待梦轻还。扶枕露香花绰绰,竟床秋浪玉潺潺。新凉分不到郎边。

林梦麟

欣逢海峤庆安澜,曲岸津开翠色丹。片幅轻帆依日脚,数声唤渡入江干。渔舟韨远撑篙急,客棹风清系缆宽。独怨西归偏我靳,乡关怅望碧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