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北建隆寺宋太祖征李重进驻跸地也樊榭用沈传师岳麓寺韵同作

清代 全祖望

广陵事变不可论,青燐黄雾时迸奔。法云山光俱故垒,佛火黯淡难称尊。夹马新人膺新命,威斗欲振河山昏。天生圣人大一统,有如啬夫芟莠根。柴家孱王屏翰寡,所仗懋亲为篱樊。当年连辔来下蔡,滁阳寿阳并轩轩。诸公半随庙社转,发蒙振落随风翻。殿前统制旋裂眦,上党节度继陨元。孤臣坐握重城重,重泉何以朝陵园。六龙北下如山压,万骑动地云列屯。须臾穷城甘鼎沸,赤晕如电照寺门。广陵城开传厥角,谁为故使扫血痕。八百年来梵磬冷,令我吊古泪满樽。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全祖望

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

金人瑞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全祖望

吾怀九灵翁,大节如孤鸾。浮海未得遂,辗转九洞天。如何变姓名,尚为弋者弹。高皇不能屈,馀生终自残。未闻翘车士,乃以牢狱填。诸公不强谏,史册足长叹。黄竹夜泪落,白龙亦神寒。至今永乐寺,悽怅云林烟。嵯峨君臣义,不以夷夏迁。高皇提日月,赤手洗...

朱琰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商贾操奇赢,鲜衣而怒马。往来杂冠裳,气习同纨裤。何必去市阛,辛勤向里社。嗟哉岂其然,光华石中火。大抵起耕农,其厚业难堕。试看古田家,吾乡旧风雅。毋吟估客乐,遂谓富人哿。

林朝崧

城东散步去,良伴来相追。笑谈忘路远,足力亦不疲。草花不知名,红白开陆离。前山如螺鬟,时于树里窥。虽无风浴欢,游眺心自怡。俯盼瀚溪中,石见何累累?上天久不雨,泉眼涸经时。西畴春事动,播种不可迟。戴胜空催耕,无水将何为!吾闻大乌溪,叹乾亦...

金逸

柳条不肯系春光,返棹天台饯别觞。青眼早深知己感,白头犹是爱才忙。湖堤草色催新夏,驿路蝉声到夕阳。愿得年年芳讯至,许教桃李附班行。

玄烨

讲武不忘威,劳农亦预知。回看止辇处,尽是岁寒枝。

林占梅

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