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囚论

宋代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彭汝砺

星辰与天旋,河汉入地流。其行虽不同,昼夜不自休。彼能致其诚,岂不至诚犹。如何尔为士,乃不彊厥脩。功不偿其食,不如马与牛。金朱岂不宠,顾视祇可羞。谁谓古之人,乃无一可忧。何以图厥终,尚惟友之求。

管鉴

神仙堕谪。天为赋与,经纶才识。盖代声名,宗英惟向,翰林颂白。 黄堂一笑留客。算此处、淹留未得。且对清尊,高谈风月,厌厌今夕。

方回

代步仅一马,奄忽乏敝帷。扶舆陟南山,幸有渊明儿。树阴玩苔藓,稍读古板碑。江湖岂无人,不如僧能诗。稳坐勿竞险,羲农端在兹。欢伯偶就招,引满奚容辞。未饮觉秋寒,既饮忘百为。何以得渡江,醉中初不知。至今酒醒夜,绝叹斯游奇。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陈人杰

云锦亭西,记与诗人,拍浮酒船。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秋老芳心,波空艳质,惟见寒霜凋碧圆。争知道,有西湖五月,长在尊前。 素纨红障相鲜。更澹静一枝真叶仙。向风轩摇动,但无香耳,蓼丛掩映,自是天然。猊背生烟,蜡心吐月...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溪行叹

程俱

潾潾石间流,落落滩下石。相因成悍崄,日夜更拒激。化为百雷车,转入千丈碧。推舟上磊砢,尽日不寻尺。我行三伏中,正自涩如棘。于时久不雨,阳炎剧炊炙。溪流仅如线,但见沙渚赤。逶迤呼蛇港,百步涉重碛。迢迢神亭濑,奡荡无遗力。此身诚不赀,此日良...

刘辰翁

身是高人欲寝冰。引年可待进豨苓。无忧无患也身轻。 雪里放囚天亦喜,平安骑鹤到家庭。今年春早为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