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咏菊二首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全祖望

多师未必真求益,不若归求自有馀。试到十年养气后,更参斯语定何如。

全祖望

幸托春风里,原同挟纩多。因之长缱绻,不觉久婆娑。转眼消寒集,惊心卒岁歌。故人能念我,日饮且无何。

弘历

青青水中蒲,不可令入食。古哲惜分阴,所愧乏寸德。青青水中蒲,水退随枯萎。为人不自立,坐废何异此。青青水中蒲,蛙蝇之所居。古柏栖野鹤,落落凌空虚。

安璜

小阁纵清欢,人都不著冠。大巫诗胆壮,小阮酒肠宽。竹露千竿响,松风一树寒。夜红三见跋,宁惜斗阑干。
觉生寺

弘历

御园气清蔚,伴奂适兴居。昨朝殷祀成,诘旦命轻舆。取道奠静安,百感纷萦予。节情驾言旋,憩此刹灵图。尘情常自縳,禅悦久已疏。谁能对此际,矫意云如如。前秋题在壁,孙楚悲已徂。胡为子夏痛,兹日重遭诸。调御能觉生,未识生觉无。昔愧蒙庄子,今惭东门吴。

金朝觐

又向邯郸梦里来,迢迢驿路旧官槐。林丛好鸟关心语,篱落秋花得意开。怀古山川当盛世,结交声气识英才。好音不入中郎听,祇恐焦桐是弃材。

弘历

巡方非豫游,谩咏南山杞。阜平真阜平,依崖筑城址。户口间富贫,风俗杂儒俚。举趾四之日,春田已新耔。远派引北流,开渠灌山水。夹道纷老幼,翠华瞻莅止。忆我前度来,拂面秋风起。敬仰圣人踪,深恩匝闾里。切已勉继绳,瞻前尽善美。屡丰实幸际,小康讵...

林昌彝

苍茫天地易斜晖,万里征尘上客衣。秋色西来山北向,江声东去雁南飞。干戈经岁民方困,关塞惊寒我欲归。策马踌躇与君别,独怜臣朔正呼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