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咏菊二首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向光谦

楚南少人而多石,此语吾闻诸柳侯。我亦自是石之一,远寻石友来定州。定州城北众春园,槐柳夹道绿映门。抠衣直下石公拜,安知中无苏子魂。黑白相错石之文,盛以芙蓉丈八盆。惜哉无人作飞雨,不见中流雪流奔。我为若歌若起舞,平泉木石在何许。当时不遇苏...

弘历

在昔叔夜之俦会竹林,风流旷达轻缨簪。却与渭川增气色,七贤雅号犹蜚今。七贤往矣惜不见,见此长幅留清阴。其
咏秋柳

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弘历

借问狮子林,应在无何有。西天与震旦,不异反覆手。倪子具善根,宿习摩竭受。苍苍图树石,了了离尘垢。声彻大千界,如是狮子吼。

金朝觐

往事依依幻亦真,分明笺字墨华新。离筵曾照西楼月,别赋空怀南浦春。万卷难谙天下事,百年老去眼中人。辞君再晤知何日,沧海浮萍寄此身。

弘历

抚不留手呵流汁,玉兰堂中曾什袭。尚传雍国旧文房,介绍管城友子墨。感深合浦见珠还,翊我驰驱三十年。沙尘灰烬幸埋没,未入陈通返棹船。离兮何戚合何喜,即今此研岂虞氏。临池徒忆晋人言,后今与昔同一视。遐思当日非承平,会稽栖处胡为情。淬妃有灵设...

弘历

平生喜图画,谓是足神趣。佳境率传真,以志心所慕。莲池古名胜,况是兴贤处。前岁历保阳,曾一临鸾辂。敞轩旷怡神,洼池澹澄虑。假山峰侧面,应有旧题句。了了粉本具,命汝为分布。同异故堪證,即离宛可悟。待我返巡跸,卷阿再亲赋。
赋忧患

龚自珍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