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追忆旧游四首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立马函关,看古帝王州无恙。问何处旗亭睹酒,双鬟曾唱。紫塞三千杨柳路,黄河一半桃花浪。更西风、驴背古长安,增惆怅。金鉴录,怀贤相。玉关曲,思名将。记几番搔首,定军山上。割据风云王霸气,河山面目英雄样。听大江、流尽古今秋,声悲壮。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弘历

所过沮洳乡,民叹触目是。入疆觇田野,大都荒芜矣。高地纵种麦,或冀半收耳。低地麦复涝,青黄将安恃。翻犁播禾黍,复苦无种子。官借虽有例,吏胥弊无已。罪固孔距心,吾岂徒责已。方伯日随銮,尔我同见此。设更无实政,责又将谁委。方面逮有司,如臂之...

全祖望

十年相逢一握手,芜城惜别援清琴。日饮醇酒谅无益,独抱遗经空有心。应怜崛强还犹昔,不道沉吟直到今。闻说承明邀盻睐,匡时何以溉鱼鬵。

弘历

夜雨朝晴候,襟燕带塞关。辽哉绵万里,壮矣据千山。岂复藩篱固,谁知肘腋间。鬼工犹觉费,民力信其艰。此日滋耕凿,行秋每往还。不随今古变,一片岭云閒。

弘历

向北日以寒,逐渐添衣裳。朝来履中庭,地白霏轻霜。岩枫益缬丹,甸草将变黄。呦鹿已争鸣,虞人喜欲狂。塞外姑听之,迟早异时光。春秋记杀菽,内地为灾伤。

林朝崧

金宇红旗绣进香,落花风里寿筵张。璇宫不见灵来去,惟见天魔舞一场。

朱景英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往往刓圭棱。曩持此论自东涧,与君往复词翻腾。石本忽出《汲黯传》,翠墨黮黕霉淫蒸。森张剑戟严且整,摸纸凸起惊崚嶒。承旨他本那见此,率更令后难为朋。益信书...

金朝觐

北略征衫带血腥,燐燐塞草夜含青。东窗有计诛名将,南渡何人问虏廷。遗墨流传争爱惜,停车修谒又重经。太平天下寻常事,谁向神前一乞灵。

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