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泛秦淮,和二窗韵

清代 易顺鼎

红楼过第几。唤乌篷寻秋,十三楼际。送了斜阳,怪画船都带,水情烟思。白雨跳珠,惊阵阵鸳鸯飞起。一曲鸥波,照影曾经,六朝才子。慵傍疏帘丁字。任隔舫吹来,鬓边花气。粉怨金愁,满天飘泊,暮霞如绮。眉月窥窗,知道我凄凉情事。葬尽春魂,不信青溪没底。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振芳

独爱清幽此地来,不辞芒履踏苍苔。烟迷竹径钟声远,云敛溪山梵宇开。胜迹何须金布砌,上方宁异玉生台。谈空閒士迟归思,无数閒禽绿水隈。

林则徐

才经花烛洞房宵,偏汲寒泉遍体浇。料是破瓜添内热,冷侵肌腑转魂消。

弘历

二月三寸雨,北地曾希闻。谁谓未十日,尺泽重沾均。江国作霖易,绿野润春巡。繫思每北望,正待甘膏辰。何时不重农,何地非吾民。欣慰以为惕,额手鸿钧仁。畿南将齐郑,因之萦念频。曾否亦溥被,伫待大吏陈。

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香街。飘水佩。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柳丝待,待系...

朱圭

画手流传辨李萧,晋园稽古析纤揱。玉堂休夏披《云笈》,聚景湖山缅六桥。

弘历

杭嘉湖三府,蚕事最盛者。夹岸种女桑,弥望无高下。时节未谷雨,摊乌尚早也。三眠已不误,何虑缫丝寡。周礼禁原蚕,岂为桑与马。利戒不遗馀,深意存非假。时巡廑农桑,劝课及春社。插秧候正遥,菜麦早遍野。我更何所事,拈吟清兴惹。

安念祖

欣逢元日庆团圞,子妇夫妻共席前。雪霁梅花香得意,炉温柏酒醉如仙。莫谈往事知多少,切看阳春景万千。落拓惯为人识笑,旧衣拂拭拜新年。

屈蕙纕

荻花枫叶秋萧瑟。水云迢递重山隔。凉思绕烟汀。渔灯一点青。蒲帆风未稳。又阻江潮信。凉月照波心。钩人离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