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再用梅溪韵三首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断肠词句,让银鹦偷读。一桁斜阳水边屋。把镜中,春影弦上秋心,都付与、小字回文诗幅。紫房春梦醒,脆管清筝,谱出江南懊侬曲。庭院悄无人,惊蝶翩翩,又飞上、搔头红玉。但记取仙城路休迷,怕前度桃花,妒侬香福。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任崧珠

辛苦赋从征,秋风细柳营。愧侬闺阁里,剩有梦魂惊。

林占梅

忽报榕城鸟使还,瑶琴、华翰喜双颁。兰言满幅珠玑灿,桂轸横床锦绣斑。白鹤朱霞频想像,暮云春树切追攀。临风无限知音想,何但尘襟一切删。

弘历

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徘徊倚轩楹,往事堪追忆。忆我少年时,感秋多叹息。亦知终何禆,兴逼不能默。程子乃达者,见猎有喜色。我岂如彼贤,好吟实旧习。

范当世

意外逢君驻使车,三年颜色若为臞。尊亲劳苦能加饭,舍弟忧伤待废书。首夏沛中余北向,先春淮上彼南图。飘零一聚师门下,南北相望更二吴。

全祖望

王国黍离且漫伤,宗臣家事在园桑。未知亳社输人价,孰与残山估值昂。

同揆

七载风霜雪满鞯,曾骑款段独行边。之官恰值初裁俸,作吏惟知不爱钱。薄宦暂归仍是客,残僧久别已忘年。地炉芋火深宵共,破院相依有夙缘。

弘历

兰风荡画凫,银蟾在华渚。烦暄既已涤,夜色凉如许。雨后蝉韵清,飞烛辉芦浦。载月泛昔舟,狎鸥挈今侣。飘泊任其然,潇洒实我与。谁云过隙驹,旧岁今宵睹。

全祖望

竹浦悲风暗,藤龛落日残。一腔犹血热,万古总神寒。人近伯夷隘,诗非东野酸。可怜精术恨,莫作劫灰看。木杪屋颠里,心知谅有谁。鼠翻蠹蚀后,物色更堪悲。莫悼天年天,长教诗卷垂。三黄真鼎足,未许里儿窥。国运方衰日,家传极盛年。阖门真克世,复手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