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

清代 易顺鼎

步冷秋尘。又晓风波路,鹅管吹春。曾来水仙王庙,箫鼓迎神。珍重年时影事,剩湘天、一碧如云。飘零夜郎远,倚醉相看,都是愁身。灵皋回首处,算梨花成梦,桃叶移根。冰消翠薄,犹带那日啼痕。重剪残镫话雨,似江南、花落逢君。芳悰感迟暮,听雪山楼,坐拥凉衾。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玄烨

晨葩吐禁苑,花莳就新晴。玉版参仙蕊,金丝杂绿英。色含泼墨发,气逐彩云生。莫讶清平调,天香自有情。

林朝崧

双鸾开匣滟秋波,万劫情缘影里过。温峤风流佳话在,乐昌离合泪痕多。六朝金粉都归尽,一片冰心自不磨。飞去若为天上月,只应愁照旧山河。

林朝崧

家园绮席快论文,酒赋琴歌到夜分。人影勾回花里蝶,笑声吹散岭头云。一年月近元宵好,几辈轮扶大雅群。为语阿戎勤设客,玉梅香雪已纷纷。

金镇

每遇山水佳,流连不能已。松间数拳石,嵌空幻奇诡。上有百尺阴,虬干互攀倚。我来值炎序,解带凉飙里。苔壁剔题句,前贤信清美。缅想寇氛急,沧桑几城市。独此岿然存,神物敢亵视。俯仰生远怀,挥杯竟余晷。故山有松泉,直欲褰裳起。

林朝崧

署额楣间旧步蟾,庭前丛桂树新添。登楼不尽看花感,攀折秋风忆孝廉。

林占梅

蒙葺萝径远,数里过桥东。罗鹊閒林叟,捞虾闹涧童。藤修篱罥绿,瓜熟架悬红。扫石客孤坐,迎眸尽化工。

全祖望

少师希圣学,不仅在安贫。一节见全体,清风识古人。尚传手泽旧,足为讲堂珍。我亦鹑衣客,门墙倘不嗔。

易顺鼎

十二金牌,天下事、不堪问矣。竟销尽、江山半壁,西湖锅里。名父子全忠孝去,小朝廷要英雄死。叹从今寡妇与孤儿,无生理。朱仙镇,公营垒。汤阴道,公乡里。有精忠祠庙,足光桑梓。白雁一声天水碧,黄龙余恨燕云紫。待招他豪杰两河魂,归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