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四

清代 易顺鼎

小庭坐久,忽流来凉月。如积千年万年雪。正软红地少,嫩碧天多,到此际、全没一丝儿热。夜寒谁倚树,梦影仙尘,玉斧吴刚感迁谪。吹笛上南楼,竟夕徘徊,有一种、秋心难说。待商量骑鲸水西头,倚云海苍茫,问他生灭。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易顺鼎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流水远。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池上作

弘历

穿池贮澄水,其上饶嘉木。扶疏已成荫,重翠罨书屋。秋夕月一方,夏晓风满谷。净色与清听,天然远尘俗。假山俨画屏,凉簟如腻玉。禽音喧亦寂,花气清且淑。年来万几暇,几度三庚伏。匪惟契静宁,亦以参位育。

王国维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范淑

绿阴铺径茁新芽,堕地春桃雨后加。记得仲春敷茗碗,风来树树落桃花。

弘历

似妒山腰称趵突,却从林顶落飞泉。高高下下虽殊状,九地灵机接九天。

朱景英

君胡不住三十六峰之黄山,置身乃在薛干佘库之峰间。又胡不恋长泖圆泖通波处,游迹忽出婆娑洋外炎荒路。此间水面吹腥风,那得睛波潋滟芙蕖红。牡蛎堆墙蜃垩壁,那得长廊曲槛清如涤。江南好景良可思,况有膝上文度称佳儿。颖士仆足备驱策,康成婢解论风诗...

范邃

秋色佳哉,寻秋兴阑,月貌如眉。任长空云净,素娥半展;远天风细,鸾女斜支。西陆寒深,北堂影侧,学煞团圞望正迟。湘帘上,看夜光初逼,照我迷离。今宵正苦孤栖。更红血依然叫子规。念啸吟何处,银钩才挂;推敲无地,玉斧方挥。已极萧疏,谁怜黯淡,愁...
即目

弘历

即目真情体物知,鹤粮或窃鹤啼饥。青田谁为供刍粟,可使由之意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