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绿艳红娇,酒醒无踪。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吟遍瑶阶,梦遍璇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玄烨

风劲寒犹在,低篷抵博平。麦畦青遍野,方意近清明。

全祖望

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乾。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

弘历

前度权城临小春,佛香高阁参金身。绮语破戒赞相好,七字韵脚通元真。信宿驻跸促归辔,未及遍览庵罗园。兹来秋日多清暇,乃得一一探其源。调御丈夫固拔萃,前庑画壁尤绝伦。四十九年无一字,源流十二谁所传。净饭王宫生悉达,天上天下称独尊。乃至徘徊双...

安志文

壑赴蛇惊一岁穷,茫然搔首送飞鸿。文章自古多遭厄,舆论随时恐未公。驷马高车飞富贵,一瓢陋巷是豪雄。云山韶濩无边趣,欸乃渔歌夕照中。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成书

不比家园春事忙,无名花木亦成行。特开一树繁华锦,留与诗人赋海棠。
鸾举轩

弘历

何必方蓬海上寻,林泉咫尺有清音。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

林以宁

历尽山川险,方知行路难。寒风鸣大谷,怪石激流湍。歧路心常怯,穷途泪未乾。波光应笑我,独自上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