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会寺

清代 易顺鼎

中峰如法王,师子据其右。老僧初开堂,辛苦此结构。欲令震旦国,举首眺灵鹫。天高龙象雄,地迥猿鸟瘦。钟鼓运风涛,楼台出云岫。我来访五老,逮此成三宿。沈沈青莲地,可踏不可漱。禅人数十辈,梵诵宵达昼。为喜观威仪,频来听经咒。弥天左蠡浸,收取作阶霤。风帆散万叶,沙鸟飘千豆。禅心止水定,客面观河皴。闻僧昔面壁,绝粒坐岩窦。今年八十余,爽健神所祐。其徒勇写经,坚苦本师授。周身万毛孔,一孔一针漏。华严几万字,一字一血透。吾闻兼爱术,不惜顶与脰。儒家好批根,所见无乃囿。孔墨何龂龂,仰窥大圜覆。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任兆麟

景阳钟起散宫鸦,星斗疏明淡月斜。碱十六窗春树满,晓莺啼过碧桃花。
遂昌

朱煌

山城如斗只区区,南北东西分四隅。谷听书声吟雪夜,峰成文笔插云衢。寿光宫里传仙迹,君子丛边聚宿儒。伫望幞头䃪上岸,文明早应世唐虞。

朱祖谋

嗟寒雨飘烟,衰兰泫露,故山年晚。向虚楼倦对,城谯角起,霜林屏展。坐惜独客悲歌,繁弦倦轸,渐催离宴。眼底酒须醒,要看人、一舸秋潮如箭。为想经行地,帆随雁落,梦先湘转。灵均旧日沈怨。漠漠波尘吹换。定忆听雨风情,剪镫吟事,人隔吴枫远。惊飙万...
善哉行

任元祥

人生太难,车摧马烦。今日相对,皆当尽欢。泛舟五湖,风波万端。上山采薇,虎视眈眈。身受国恩,披发佯狂。愧无豫让,以报赵襄。密雪闭门,饥寒苦侵。妻子相对,难与论心。悲歌慷慨,惟有友朋。月落乌啼,旭日方升。
花朝

弘历

去岁花朝花未开,临蹊探觅频徘徊。今岁花朝花已放,却因望雨多惆怅。试问与花何无缘,锦苞玉靥空鲜妍。蝶阵蜂衙忙不了,一例都过九十天。不系人间閒去住,只有南华齐物篇。

玄烨

东表闻风化,西秦作雨霖。扬清知疾苦,激浊勉官箴。旷世孤芳节,超伦千古心。封疆资大吏,抚育代忧深。

任崧珠

一卷《金经》忏不成,再生惟愿莫聪明。可怜寂寞秋槐院,无复帘前唤茗声。

全祖望

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见山清而水寒。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也识敌贫如敌寇,其奈爱睡不爱官。况复头颅早颁白,那堪逐队争金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