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慢 梨花

清代 易顺鼎

帐浅飞云,壶深买雨,小楼全在花中。寻常缟夜,透帘别样玲珑。院落常如有月,把香魂浸得溶溶。诗梦醒,却还似梦,坐远惺忪。谁识天然雅素,向瑶台独立,一笑春空。澹雯化绿,清气暗接仙蓬。撩乱玉人心眼,最愁他燕子无踪。三生事,只将明白,交付东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况周颐

男女分科,霜红龛主原耆宿。藕香盈匊。何用参苓斸。八代文衰,和缓功谁属。医吾俗。牙签玉轴。乞借閒中读。

安起东

离家廿里余,恍隔数千里。离家二旬余,恍若数年比。嗟哉无限情,一身作游子。游子衣食谋,问安无一纸。郁郁肠九回,欲诉何从起。

易顺鼎

江山总是伤心地,春来怕骑骄马。少日情怀,久如死月,才向天边生霸。华年可借。拚流落东吴,妓阑僧社。频感词仙,飘零泪墨酒痕写。苏台柳酣花冶。便红襟白项,乌燕都雅。病榻光阴,欢场影事,赚得香桃一把。客何为者。听恩怨吹多,玉箫声哑。水阁挑灯,...
半月楼

林朝崧

半月池边半月楼,画船箫鼓忆前游。风流太守今谁继?水浅蓬莱又几秋。

易顺鼎

爪雪银痕,肤云玉气,鍊颜饮罢铅液。旧隐琼楼,圆因金粟,小谪仍皈净业。亭台水浸,秋到了人间无迹。不辨香来何处,飞仙广寒宫阙。几度娥池潮汐。照三生影还明白,断羽霓裳,天上飘零曾识。下界尘红自远,算万劫修成最空色。凉透单衫,满身是月。

弘历

云轩结宇枕崇椒,天风谡谡鸣松涛。高秋丽瞩真丽瞩,黍町稻陇芃青郊。匡床点笔一摘句,亦令仆役聊逍遥。登山挥汗到山喜,故知得逸恒于劳。
观象台

弘历

奉若钦维显,研几凛曰明。瑶枢调律纪,珠贯验天行。翠辇临黄道,星台据月城。浑仪观建象,神器惕持盈。命羲和仲叔,在璿玑玉衡。授时熙庶绩,敢恃泰阶平。

林直

燕晋关河快壮游,布衣落拓复何求。无钱可买青山宅,有志终辞白雪楼。中道交情嗟七子,暮年名誉动诸侯。改亭不作虞山死,过客谁来吊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