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为荫阶老前辈题绿天草庵瀹茗图1893

清代 况周颐

阁小留香,庭深种纸,旗枪镇日流连。玉麈同挥,墨林风调翩翩。何须浊酒浇胸臆,指层楼、慵问诗仙。晚凉天。红涤纤尘,翠里疏烟。水西觞咏家风旧,便云萍小住,也足清缘。花底朝回,怀人句写鸾笺。春风细啜红薇露,玉壶清、风味依然。擘龙团。分绿窗纱,长共婵娟。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朱仕玠

入市果怜梨仔苃,垂檐花薄贝多罗。世人臭味应难识,一种差池可奈何。

金和

为访名贤迹,重来纪胜游。江山曾几日,风雨又惊秋。鹤阜云常护,龙洲涨乍收。相看两不厌,佳句喜频搜。红尘飞不到,高阁恍淩虚。仄径苔痕滑,寒窗竹影疏。祠荒迷舜迹,桥古近仙居。把盏聊乘兴,桃源漫问渔。

弘历

外藩曲宴尚馀閒,乘兴因之万寿山。底识阳和旋转处,梅心柳眼动相关。

朱应庚

粼粼石笋辟天关,时见空林放白鹇。寂寞幽人三亩宅,玲珑晓日一房山。披图百里成孤往,为客经年尚未还。亦拟入山寻洞壑,秋江风雨暮云间。
泥滑刺

弘历

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玄烨

近郭人烟集,遥天月上初。新寒添夜漏,不寐坐看书。

玄烨

新晴雨后映斜阳,草茂花繁处处香。石色苍苔随岸绿,桥边垂柳挂丝长。

弘历

于今多寿者,允惟丁皂保。其年九十八,尚自精神好。乃其妻先亡,子亦数伤夭。每与亲故疏,且虑来日少。谁能齐彭殇,与䆒无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