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轩为俞四蜚声画雪中高士图索题

清代 全祖望

高士爱冬不爱春,落落冬心冷愈醇。坐笑春风野马尘,自冬发春乃长新。千山万径踪迹绝,冰瓯清绝见天根。寒厓之黍抱冻蹲,中有鸿濛木介痕。百昌不复能氤氲,谁知老子心脾愈净骨愈尊。是谁滕六谁葛三,造化小儿遣来伴吟魂。山鬼飒飒噤不语,但见峥嵘鹿角横黄昏。暗香疏影自怡悦,忽然老雀一声戛然下天门。力能通乾而流坤,万籁尽泯我独存。底问北枝为弟南枝昆,冬耶春耶一笑归混敦。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金朝觐

香绕诗箕一缕魂,依稀幽怨泪添痕。夜深露重归何处,衰柳残烟锁墓门。

易顺鼎

嫩指调冰。弹不破、人天绿意冥冥。弦畔东风,吹冷万古瑶情。春梦和他鹦鹉忏,秋怀诉与凤凰听。漫销凝。催花羯鼓,弄月鹅笙。相思水荒山远,料移船海上,别调凄清。见说文鸾,而今也叹飘零。禅心几回拖逗,初不为琵琶肠断声。兰因在,伴华年、锦瑟修到三生。

全祖望

东西更南北,妙莲叶茸茸。游鱼乐莫乐,濠上正空濛。

金武祥

江流吉宇水澄清,曲折沿溪不计程。村树含烟迷远近,山云挟雨乱阴晴。独怜天际孤帆影,怕听秋空一雁声。城市繁华风物美,乱离偏触故乡情。

孟淦

已入长芦境,摇摇驻远舟。空林风力壮,拍岸水声遒。中酒三更月,怀人一枕秋。天涯同有梦,曾倚笛床不?

朱煌

兴来随意涉烟波,偶把渔竿学志和。午日才炎须戴笠,祫衣新制不须蓑。桃花岸上红霞灿,杨柳溪边绿荫多。洞口仙源何处觅,但闻樵子唱渔歌。

易顺鼎

出师留两表,王业不偏安。武乡侯尽瘁,肯偷闲。回思当日,膝向草庐盘。出处何常有,出作完人,处为忠孝神仙。即先生岂薄貂蝉。悲悯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将残。英雄同恨,鍊石补天难。汉末还唐末,三醉岳阳,何如六出祁山。

金朝觐

宿草萋萋绕墓台,一年一度送青来。黄泉从未春光到,苦雨凄风孰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