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三首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说与天知道。问因甚、故人散雪,文人宿草。此客居然求马骨,权当千金赋稿。还怅望停云八表。中有屋梁残月在,便零笺、没字都堪宝。何况是,古时调。九州未恨交游少。只怕对茫茫尘海,无端啼笑。似此高歌同患难,元白真教压倒。从过后思量忒好。烽火关山如梦里,念生平、我亦悲而啸。铅样泪,不能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十一夜

朱景英

凉风入虚牖,初漏月痕敧。幽意少人会,息机惟自知。远怀许元度,愿学荣启期。何处寻真乐,清宵惬所思。
摘得新

易顺鼎

两鬓花。烘成一脸霞。花将人面比,不争差。那年那度东风里,那人家。

弘历

青齐去岁歉晚收,所希小稔登麦秋。屡闻三白欠冬月,恻然南顾心怀忧。浙东况复灾较重,朝夕蒿目无良谋。截漕已过三之一,太仓所资命亟留。迩来入春才数日,瑞雪频见霏皇州。一以额庆一以望,不知近远均沾不。忽传大吏报得雪,云始齐莒逮鲁邹。遗蝗入地无...
班超

林朝崧

沙漠宣威三十秋,腰悬金印幕青油。阿兄只刻燕然石,盖世功名让虎头。

朱景英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林占梅

小阁半藏山坞,浮云长绕峰腰。却喜潺湲流水,中通一道横桥。

金朝觐

片月挂银河,流光一掷过。梦魂乡国异,胸臆宿星罗。昂首天空碧,挑灯夜啸歌。游仙寻旧梦,云路莫蹉跎。

弘历

山谷兴仁气,阴阳鼓太和。一犁欣已足,十日数无过。膏益南东亩,泽沾高下阿。既优还既渥,宜麦复宜禾。举目农桑起,因心敬畏多。考功精体物,五字揭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