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

宋代 曾巩

琐闱延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药石言行天下雨,裤襦恩达国中春。召南去后馀思在,纶氏归来壮志新。莫为流年嗟白发,济时须仗老成人。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辛弃疾

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飞石镜,鹊抵星桥□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 堪笑千古争心,等闲一胜,拚了光阴费。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

刘学箕

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年分种小山家。九秋风露溢窗纱。 密密翠罗攒玉叶,团团黄粟刻金花。一枝归插鬓云斜。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陈著

华冑眼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儿孙玉雪满庭帏。家庆人间难比。 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举杯相约小看时,岁岁梅花里醉。

田为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涟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教人红销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销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

黄裳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辄歌三五盛景。累累清韵,尚渐梁上之飞尘;抑抑佳宾,须作乡中之醉客。同乐当勤于今夕,相从或系于他年。更赋幽情,再声佳咏。 万籁无声天地静。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照到林梢风有信。抬头疑是梅花领。 万感只应闲对景。独倚...

韩淲

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桥花槛更云窗。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灵山醉几场。 闲蝶梦,褪蜂黄。尽温柔处尽端相。珠帘十里扬州路,赢得潘郎两鬓霜。
滴滴金

李遵勖

帝城五夜宴游歇。残灯外、看残月。都人犹在醉乡中,听更漏初彻。 行乐已成闲话说。如春梦、觉时节。大家同约探春行,问甚花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