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弘历

泌之洋洋大壑潨,石桥有而无路通。厜㕒之上箕踞翁,是巢许乎抑隐洪。岫幌扫迹薜荔丛,蒲轮鹤书求何从。白云舒卷空谷风,超然元著意正同。

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弘历

长信天街迤逦深,石床绨几别松阴。刘郎真是秋风客,落叶哀蝉独自吟。

多隆阿

来日向南行,车从峡道走。渐入山坳中,四围峰峦陡。或如狮象驼,或如牛马狗。或如小儿孙,俯仰随老叟。或如孤立鹤,群鸡为其偶。大造呈奇观,形态包众有。仰面观上天,大若数十亩。小憩借禅林,烹茶代清酒。

朱尔迈

天半夷陵道,扁舟独夜来。城孤悬楚望,月冷失秦灰。戎马青山在,蓬蒿白骨开。巴歌听已矣,并入岭猿哀。

易顺鼎

鸥话夜寒,雁惊秋瘦,催成愁色如许。魂从沙尾断,泪趁潮头住。荒湾旧横笛处。漫惊起、冷枫红舞。吴棹莼香,楚衣荷脆,飘泊甚情绪。年时小桃吹雨。记残筝水阁,同剪灯语。酒边身世断,寸烛消磨去。烟堤立马重呼渡。有谁念、空江行旅。凭记取。还须钓珊瑚海树。

弘历

万物春台果是台,韶光有脚见倪哉。六桥那畔应偏好,分付东风待再来。

弘历

灌木荫佳时,山中小年夏。却似维摩诗,诗以无言写。点头听经辈,尽是科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