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啸云丛记两首 其一

清代 林则徐

两月兵戈尚未除,几人筹策困军储。如何叱吒风云客,绝岛低头但著书。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朝崧

蹩躠登高山,失身落泥滓。豺虎游道旁,耽耽向人视。却行归故居,已非旧邑里。昔日桑麻田,强半成海水。无数蛟与蜺,率族来踞此。眼看平地上,浩荡风波起。我欲施钓纶,惜哉无钓饵。谁能逐狂澜,走入鱼腹死。近者陶元亮,招我桃源里。芦中呼扁舟,萍浮长往矣。

弘历

画雪难画寒,留白谁不晓。高张三伏间,肌粟生多少。缬枝饶冷英,绕树断归鸟。迷目尚皑皑,澄怀自了了。朔景故凄其,而胡灞陵道。

弘历

太平门外蒋陵湖,春波演漾含新蒲。鸣榔烟水入深处,濯清因以为清娱。忆昔繁华乐游苑,穿池肄武陈舳舻。熙宁泄水号济困,实与青苗意不殊。胜朝乃复事开浚,洲上置库藏舆图。即今陂沼静无事,鱼虾者往同民俱。轻舟自谓忘机矣,何乃纷飞鸥与凫。

钱澄之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一任夜五月,何妨天不春!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只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归庄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池上作

弘历

穿池贮澄水,其上饶嘉木。扶疏已成荫,重翠罨书屋。秋夕月一方,夏晓风满谷。净色与清听,天然远尘俗。假山俨画屏,凉簟如腻玉。禽音喧亦寂,花气清且淑。年来万几暇,几度三庚伏。匪惟契静宁,亦以参位育。

弘历

昔日东坡论茶墨,貌虽不同取同性。苟其气味本相合,黑白异质庸何病。妙哉五君子之图,雅得诗人善比兴。交柯镂蕊纵殊致,如婴在齐侨在郑。停云寓意诏后人,艺林继者多优孟。儒臣文笔为写生,乃得一脉曹溪正。每读鲁论增慕思,何当佐予以为政。
苦雨诗

全祖望

春水绵连不可住,转眼骄阳定足虑。斯人困悴无生趣,六龙闻向东方驻。我欲陈词到日御,急鞭义和杀雨势,嗟哉二麦三蚕半天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