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 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弘历

古刹礼大士,虚堂息劳身。旋起凭栏望,旧径还如新。谷转见行骑,山高截片云。是时秋始孟,绿树犹繁纷。两山辟仙境,一路无纤尘。袅袅旌旆影,隐现出嶙峋。逸兴一以畅,转益忧怀频。念彼随从者,跋涉良苦辛。

朱景英

盘马腰身试几曾,边风吹动影凌兢。解围谢女浑閒事,却对丹青忆白登。

弘历

精舍邻竺宇,名以欢喜园。德水正临砌,禅枝亦绕门。幡影动皆静,磬声寂不喧。偶来寄清畅,把笔还忘言。

林旭

捣绵为质茧为肤,小景精工俗制无。春浅桃花轻著粉,江寒凫影婉将雏。法传撮

弘历

波澄天在底,空里施双桨。山回别一川,前溪渺苍茫。幽人结茅屋,惯在溪山间。鸥鹭绝猜忌,渔樵相往还。山空自远尘,林深堪逭暑。不学子陵滩,令人知处所。
石门驿

弘历

午过石门驿,秋风吹广陌。广陌正西成,场圃地无隙。与与带秉禾,青青盈陇麦。最喜秋雨足,绿野含渥泽。老幼无菜色,仓箱颇有积。四顾生欢心,青骢不须策。路旁一农父,倚杖愁默默。岂伊忧喜殊,其言鄙而得。前年夏无收,所种供蟊贼。去岁薄有穫,仅供半...

易顺鼎

海录虞衡览物华,南方卑湿过长沙。钩辀格磔人如鸟,答遝离支果胜花。日暖炎洲无翡翠,雨昏瘴窟有龙蛇。采风番社何人事,惟见蒲桃载满槎。

朱孝臧

翠阜红匪夹岸迎,阻风滋味暂时生。水窗官烛泪纵横。禅悦新耽如有会,酒悲突起总无名。长川孤月向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