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词

清代 陈维崧

三鼓出门乌夜飞,五更还家星宿希水晶楼角几时暖?独坐待君归不归?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弘历

烟缕风丝拂面迎,生衣又觉峭凉生。昨朝愁暑意何往,若个恒心得鲜更。

林兴泗

伤禾坏舍事堪危,云尚重重雨尚垂。人意皇皇今若此,天心漠漠欲何为。涛倾万丈蛟龙吼,树湿千枝鸟雀悲。四载穷荒看不惯,直教抱病下书帷。

弘历

十雨以恒言,朱夏五雨好。昨近数逢晴,思一涤炎燥。视事裁进止,习射以身教。长日有馀閒,跋马玉泉道。殢云生西山,顷刻倾盆倒。玉珠复银竹,森飒还缥缈。峣峰忽若藏,平湖益增淼。黍高及稻下,芃蔚吐穗早。暄润既合宜,冀可卜万宝。老农笠底欢,仆从苦...

金孝维

宏才茂学兼多艺,闺阁应传绝代名。若使斯人今尚在,不辞苍鬓拜先生。

金武祥

当年乐事说天伦,遗稿重搜渍泪痕。千古文章悲浩劫,一编心血护忠魂。奇才定斫王郎剑,逸韵犹传伯氏埙。此后残篇倍珍惜,长同正气塞乾坤。

弘历

盆卉吐芳葩,气转阳和新。匼匝屏风开,嶙峋兽炭焚。缕缕篆纹斜,一室蔼如春。却忆闾阎间,比户窭且贫。龙堆虽罢战,尚有长戍人。譬彼婴儿啼,父母宁忍闻。念此展转愁,丙夜忧思频。

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

孟继埙

几树修梧荫碧天,时閒一到讼庭前。报衙吏少民无事,喜雨人多岁有年。橘柚送香花作瘴,棕榈如扇叶摇烟。小山直上平于砥,助我登临听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