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鸳鸯篇

清代 谭嗣同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塘水枯,带不绝。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

谭嗣同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过行宫

林纾

湖西寂寞古行宫,柳外宫墙一带红。今日凉棚高百尺,兴亡不涉卖茶翁。

易顺鼎

昏黑关河,软红人海,十年呼友。琴心剑首。和他恩怨都瘦。吴霜燕月层层梦,也照过青衫泪否。怎盟鸥万里,蜑篷烧烛,雪华如手。茗后。同怀旧。感建业春芜,灵和秋柳。清愁漫有。玉箫吹得成叟。仙天睡了禅天坐,悄不信蛮天住久。算难遇是知音,且向花前酹酒。

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弘历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三河县

弘历

近山风转严,当秋树如绮。策渡过三河,马足怯寒水。秉穗堆圃场,老幼趁墟市。稍免冻与饥,忧馀亦生喜。寻思赤县广,安得皆似此。

申涵昐

建纛江东久,将军喜论文。门庭无棨戟,池榭有烟云。曲折堪修禊,风流已冠军。我来方夏日,凉月夜缤纷。

弘历

南巡江国周遭历,不使河干负弩朝。嘉尔导疏合优叙,肯因小节课臣僚。